第06版:时报周末·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会伤口处理,孩子该补急救课

  据新华社2016年9月10日是第17个世界急救日,今年急救日的主题是“儿童学急救,急救为儿童”。为了让更多儿童初步掌握自救互救知识,提高自救互救技能,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主办,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训练中心、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承办的世界急救日主题系列活动近日在北京灯市口小学礼士校区举办。

  儿童意外伤害死亡率畸高

  意外伤害是指突然发生的事件对人体所造成的损伤,主要包括车祸、跌落、烧烫伤、中毒、溺水、异物、切割伤、动物叮咬等。有媒体报道,我国每年有约20万0岁-14岁儿童因意外伤害死亡,占儿童死亡总数的26.1%。

  儿童伤害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但超过98%的儿童伤害死亡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来自“全球儿童安全组织”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儿童的意外伤害死亡率是美国的2.5倍、韩国的1.5倍。造成这种“生命差距”的关键是儿童发生意外后,能否得到及时有效的生命支持,尤其是应急救护措施。

  在我国,儿童发生意外时,绝大多数正处于孩子身边的人不知如何应对,失去了0-8分钟的“黄金”抢救时机。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赈济救护部救护处处长郭建阳提醒:急救措施得当,很多意外伤害死亡都可以避免;孩子身边的人如果掌握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一大批溺水、心脏骤停儿童完全可以救回。

  “没参加急救培训之前,我不知道伤口怎么处理。有一次我摔倒了,膝盖流血,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就在那儿哭。”在中国红十字会生命安全健康教育进校园活动的现场,一位二年级学生这么说。这位小学生其实代表了大多数中国儿童。曾有调查显示:中国未成年人的急救知识匮乏,仅有不到5%的未成年人接受过安全自护方面的教育。

  急救从娃娃抓起

  急救从娃娃抓起,是全世界生命安全教育的共识。在美国,急救课程从幼儿园就开始设置,并且美国法律规定:国民在18岁之前,必须全部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在日本,中学生的急救知识普及率高达92%。1996年,日本神户发生7.6级地震时,32万人无家可归,却只死伤5000多人,这与日本人从小注重培养急救能力不无关系。

  北京灯市口小学现设有北京首家红十字生命健康安全体验教室,也是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生命健康安全教育进校园”系列活动的重要基地。在近日举行的“生命健康安全教育进校园”特别活动中,该校小学生接受了急救培训。一位参与活动的同学说:“我学会了心肺复苏,也会使用灭火器了。我想多学点这种知识,把它教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我希望他们也能安全。”

  为孩子进行急救培训的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训练中心应急培训部原部长曹乃文说,孩子的想法契合了中国红十字会儿童生命健康安全教育“小手拉大手,安全一起走”的理念,即通过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把急救意识、生命安全常识快速而广泛地传递给更多人。    ■崔淑霞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报周末·艺术
   第03版:时报周末·专题
   第04版:时报周末·资讯
   第05版:时报周末·文化
   第06版:时报周末·健康
   第07版:时报周末·影视
   第08版:时报周末·文苑
不会伤口处理,孩子该补急救课
秋季饮食宜温润少辣防秋燥
家中卧床者,“六勤”远离压疮
胖孩瘦娃,肠道菌群也不同
正确处理伤口尽早接种疫苗
频用手机小心变成“科技脸”
广告
杨浦时报时报周末·健康06不会伤口处理,孩子该补急救课 2016-10-01 2 2016年10月0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