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达理,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日前,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举行建院70周年纪念活动,老中青三代医者齐聚一堂,缅怀逝去的历史,展望未来的发展。
时光荏苒,市东医院转眼走过了七十年的风雨路。70年的岁月,在历史的长河中弹指一瞬间,但对一家医院而言,70年的跋涉,70年的求索,70年的耕耘,凝聚了几代医务工作者的智慧和汗水,并清晰地镌刻在坚强跋涉的每一步履痕中。
从建院时2名内科医师、2名外科医师、8名护理人员,到各科室健全拥有500多张床位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从几间小平房到宽敞舒适的现代化门诊病房大楼,70年来医院不管是高速发展期,还是艰难抉择期,亦或是二次创业转型发展期,始终坚定不移地秉承“厚德精医、严谨唯实、人和心诚、坚韧奋进”的市东精神。
“在几间小平房里抢救伤员”
在96岁高龄的郭美霞记忆里,市东医院是坐落在一所幼儿园里的几间平房。解放前夕,27岁的郭美霞和几位同仁在宁国路201弄原白杨幼儿园的几间平房里筹建上海市纺织建设局附属第二医院(简称纺二医院)。1947年10月10日,医院住院部正式开业了。“还清楚地记得当天下午,我们接收的第一个患者是国棉九厂锅炉爆炸中严重烫伤工人。”郭美霞回忆道。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心领导下,纺二医院从最初的29张床位到1953年的300多张床位,从建院初期医护人员须亲手缝制患者所需的病服、被单到正规病区的筹建,从许昌路最早的简易门诊到各科室齐全的门诊楼的崛起……“纺二医院的飞速发展无不融入那一代人的勇敢、努力、奋斗、开创的精神。”郭美霞说。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纺织行业的关停并转,此时的医院也面临着改革带来的阵痛。设施落后,房屋陈旧,工作量不足,职工收入不高……但这并没有让坚韧奋进的市东人停下脚步,相反,医院在机遇中寻找突破。
2000年,纺二医院正式属地化管理并更名为市东医院。这为困境中的医院带来了新的机遇,并步入快速发展期。特别是近年来,医院发展日新月异,实现了转型发展,步入新一轮快速发展的阶段。
2004年6月28日,郭美霞和几位老一辈的医务工作者共同取下了位于宁国路238号的“杨浦区市东医院”铭牌,市东医院整体搬迁至中原地区,掀开建院史上崭新的一页。
今日之市东,比以往任任何时期都更加注重文化建设。以建院70周年为契机,医院启动了“砥砺医魂七十载,创新为本展未来”医院文化年系列活动,开展文化建设大讨论,提炼医院文化精神和共同愿景,建立系统的医院文化载体,将医院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职工的思想中,落实在行动上,不断增强医院凝聚力。加强医务人员医德医风和行风建设,建立和完善全院“职工素质评价体系”,大力弘扬“厚德精医、严谨唯实、人和心诚、坚韧奋进”的医院核心价值观。在门急诊、手术室等部门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实现病区优质护理服务全覆盖。利用医院官网、微信公众平台以及微官网等多媒体手段,加强院内外宣传力度和水平,不断提升医院品牌影响力。为简化就医流程,在全市首创了“门急诊一卡通”,并荣获上海市卫生系统世博服务品牌奖。“相约星期四,谈谈烦心事”荣获上海市卫生计生系统“人文关怀·医务职工心理疏导”优秀项目。
“从这里出生的我继承母业”
“64年前,母亲怀着我来到年轻的纺二医院工作,不久我便出生在了医院的产房。”儿时的尤曼云对市东医院的印象,除了自己有过两次住院经历外,更多的是从母亲的工作中了解和感受。“当时只知道母亲在手术室工作很忙,经常不能按时回家,我们也习以为常了。记忆中,母亲还先后到过崇明、青浦参加巡回医疗,到纺织厂参加劳动和医疗服务,这也是那个年代大多数医务工作者都曾有过的经历。”
在那个时期,市东医院在一批各学科专家的带领下,从小到大,从一个门诊部发展到科室齐全有一定规模的医院。同时,医疗、护理、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并在一些领域取得显著的成绩,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职工医院。
1979年,经过十年下乡的尤曼云也来到了纺二医院工作。在此期间,她亲身经历了医院的辉煌时期。“我们医院那时承担着55万纺织工人和30万退休职工的医疗保健工作,年门诊量七八十万,病床供不应求,医院的繁忙程度可想而知,那是医院的辉煌时期。”
今日之市东,业已形成以肿瘤专科、心血管内科为龙头的市重点专科和以胃肠道肿瘤微创专科(普外科、消化内科)、胸痛中心(心血管内科、急诊科、呼吸内科)、脑血管疾病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介入科)、肾病科、眼科、骨科6个“区医学重点学科”和内分泌代谢科、重症医学科、耳鼻咽喉科、血液内科、放疗科5个“院重点学科”为引领的多层次学科发展新格局。
“我是外科唯一的女医生”
54年前,一个金风送爽的日子。刚毕业的陆洁,带着对未来的憧憬,从闹市中心,带着行李,坐上一辆三轮车,用一个上午的时间来到偏僻的大杨浦,心情忐忑地走进了纺二医院那扇小小的门。
刚入职时的情景,陆洁记忆犹新,“一位慈眉善目的院长告诉我,医院诞生于黎明前,现今担负着杨浦区几十万纺织工人及其家属的医疗重任,担子很重,不可掉以轻心!我感到惶恐,但很无奈。”
陆洁很怀念她那几位师长。在她的印象里,他们是真正的纺二医院元老级的人物。他们有的勤奋好学、儒雅脱俗,有的知识广博、绅士风度十足。“是他们带我走进了外科之门,我从他们身上知道了学者、君子、绅士、博学的真正含义。”
伴随着师长们的谆谆教导,陆洁也逐渐成长为医院的外科主任,纺二医院也在这几十年中飞速向前,从一个黎明前的婴儿,迎着人民解放的曙光,在党和人民的哺育下,成为全市纺织工业中的企业医院,承担全市几百万纺织工人的医疗重任,并成为全市各企业医院中的佼佼者。
人才是医院进步的动力,今日之市东,始终注重人才培养与引进,制定了《市东医院“十三五”人才建设规划》,确立“20+30+40+50”的人才培育框架。先后有13人次入选杨浦区拔尖人才,培养学科带头人13名,引进高级卫生专业技术人才12名。医院还派遣青年医务骨干赴美国、德国进修。智慧与专业交锋,不断碰撞出新成果,医院拥有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9项,编辑医学专著15部,获得区级以上课题立项71项,发表论文502篇。
“患者放心,员工满意,我们的承诺;厚德精医,严谨唯实,我们的执着”。这是市东医院院歌中的歌词,表达了全院职工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