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时报周末·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儿童误吞异物“五花八门”

  据新华社 花生、硬币、电池、纽扣、瓶盖、天线……如果说这些都是“杀手”,您相信吗?哈尔滨市儿童医院近日就接诊了一名2岁女孩,误服纽扣电池长达16个小时。2017年以来,这一医院已接诊此类气管和食道异物病例30余例。

  在哈尔滨市儿童医院消化腔镜室有一个盘子,里面收集了这两年从小病患气管和食道中取出的各种异物,有硬币、钉子、图钉、衣服拉链、电池等。3月28日,医院普外一科接诊了一名误服纽扣电池长达16个小时的2岁女孩,经过医院普外科、麻手科及消化腔镜室等多科室配合,经胃镜探查,将这枚纽扣电池顺利取出,目前孩子已经康复出院。

  医院消化腔镜室主任孟凡萍介绍,手术时患儿胃黏膜多处充血糜烂,胃窦部发现一枚纽扣状金属物,完整无破损,没有严重损伤胃黏膜。如果没及时送往医院,一旦电池壳被完全腐蚀,里面的碱液就会造成胃穿孔等严重情况。

  据该院普外一科医生高鹏介绍,由于孩子们对世界的求知欲以及家长疏忽,消化道异物在2岁至6岁儿童中比较常见,根据误吞的物体不同造成的后果也不一样。轻者有可能在误服后24-48小时自行排出,重者可产生肠梗阻甚至肠穿孔,需要急诊手术处理。

  医生提醒家长,日常看管幼儿要格外注意,一旦发现孩子误吞异物,要及时就医,避免延误诊治而造成不良后果。

  ■张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报周末·图说
   第03版:时报周末·悦读
   第04版:时报周末·资讯
   第05版:时报周末·文化
   第06版:时报周末·健康
   第07版:时报周末·影视
   第08版:时报周末·文苑
一滴血就能测天赋、测性格、测姻缘?
泡腾片忌一口吞 缓释片勿掰
儿童误吞异物“五花八门”
清明时节谨防“湿邪病”
医生提醒汽车有讲究
广告
杨浦时报时报周末·健康06儿童误吞异物“五花八门” 2017-04-08 2 2017年04月0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