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缓冲期帮扶,不能挂空挡

  ■顾仲阳

  脱贫攻坚首战告捷,去年全国124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根据现行政策,贫困户销号退出后,要留出缓冲期,原有扶贫政策保持不变,帮扶力度不减,确保稳定脱贫。但笔者调研发现,眼下,一些基层把这种缓冲期家庭在建档立卡数据库中标识出来后,“晾”在一边,不帮不扶,一些家庭重陷困顿。

  刚销号的贫困户非常需要继续扶持,以实现稳定脱贫。为他们设置缓冲期,“扶上马、送一程”,体现了党和政府高度负责,也是实现“全面小康不落一人”目标的科学的制度安排。但有的地方,对中央这一要求学习不够、领会不深,有的甚至不做针对性工作安排,这显然对上对下都不负责。

  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还是思想上要认识到位。继续扶持缓冲期家庭,巩固脱贫成果,符合脱贫攻坚规律和农村实际。缓冲期农户普遍抗风险能力差,遭一场灾,或遇上扶贫产业市场行情不好,很可能就会返贫;家里出现孩子上学、老人看病等变故,就可能“饱而复饥、暖而复寒”。脱贫攻坚是场拉锯战,绝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缓冲期帮扶挂空挡,返贫后就得重新帮扶,如此反复、折腾,既影响党和政府的威信,也势必给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增加不确定性。一定要深刻认识到这一点,把帮助缓冲期家庭稳定脱贫,作为决战决胜贫困的一项重要任务。

  行动上拿出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落实“缓冲期内扶贫政策保持不变、支持力度不减”。受限于资金等帮扶资源,一些贫困户脱贫了,地方政府就把有限的资源拿来帮助那些更穷的贫困户,这是出现缓冲期帮扶断档的现实原因。把缓冲期帮扶切实落实到位,首先自然要继续加大投入。脱贫攻坚既要做好增量,继续减贫;又要做好存量,对缓冲期家庭不能“一脱贫就撒手”,东西扶贫协作、定点扶贫、驻村帮扶等扶持,一个都不能撤。同时做好增量脱贫和存量脱贫,这就要求投入上通过加大财政收入、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帮扶等办法“开源”,也要求帮扶上通过整合资金、提高精准度等方式提高减贫效率。

  其次,要在提高缓冲期农户发展能力上多下“针”功夫。帮扶毕竟是外因,提高贫困群众的发展能力,才是他们稳定脱贫的最大保障。提升扶贫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是一个见效慢、复杂性强的系统工程,需要在改进帮扶方式下一番“绣花”功夫。帮人先帮技。在技术传帮带上下更大功夫,帮助缓冲期农户切实掌握一技之长。扶贫必扶智。在思想和教育扶贫上下更大功夫,激发缓冲期农户的内生动力,提高他们的文化技术水平,提高稳定就业能力。授人要授渔。在提高缓冲期农户市场经济适应能力上多下功夫,产业扶贫要让他们更深度地参与到产业链中去,让他们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不断扑腾,逐步学会游泳。(来源:人民日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评论
   第06版:生活·资讯
   第07版:专版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城市规划,要有21世纪的眼光
素质教育“打铁也要自身硬”
“糊弄”
缓冲期帮扶,不能挂空挡
身份证应做到注销立即生效
杨浦时报评论05缓冲期帮扶,不能挂空挡 2017-04-11 2 2017年04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