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两岸贯通开发备受社会各界瞩目,其中,重要市政配套工程、杨浦区2017年度“双十”重点民生项目——丹东排水系统改造工程建设正如期推进。
4月12日下午,记者在杨树浦路丹东排水系统改造项目工地看到,10米直径、深度13米的圆形顶管工作井内,两段DN3000管径的顶管已施工完毕,施工单位正组织工人清理井底泥浆,为9号检查井的施工做准备工作;滨江沿岸防汛墙、泵站出水箱涵工程已基本完工,施工人员正在拆除施工模板,为下一步的基坑回填做准备工作,各项建设工序正有条不紊地推进。
滨江贯通相关工程五月完工
丹东排水系统改造项目北起平凉路,南至黄浦江,西起大连路,东至怀德路、杨树浦路、杨树浦港,服务面积109 hm2。完工后,将有效优化滨江开发建设项目的排水系统,提高地区防汛能力。
据建设单位上海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顾李明介绍,丹东排水系统改造项目主要工程内容为新建一根长约 615m、管径 DN3000的合流总管(其中过江浦路隧道采用一根3.0×2.4m 矩形箱涵);新建一根长约 850m、管径 DN800的污水截流管;新建一座雨水泵设计规模为 14 m3/s、污水截污量 0.4 m3/s的丹东合流泵站。其中丹东合流泵站包括新建合流泵房(含污水截流设施、除臭设施)、变配电所、管理用房、雨水进水箱涵、出水箱涵及与出水箱涵同步实施原码头及防汛墙局部拆建工作。
“今年1月20日,接杨浦区建管委通知,上海市滨江贯通工程5月15日将进场施工,丹东排水系统改造所涉工程必须于5月15之前完工。”顾李明说,为配合滨江贯通工程建设,丹东排水系统项目部会同EPC施工单位反复优化设计、施工方案、抢抓晴好天气赶工期,(下转第4版) (上接第1版)目前涉及滨江贯通工程的防汛墙工程、泵站出水箱涵施工已基本完成,码头恢复工作也已准备就绪,正着手施工。
面临工期紧、交叉施工多项难题
作为滨江两岸贯通开发重要市政配套工程项目,丹东排水系统改造工程早日完工,对尽快提高沿江区域排水能力有重要意义。由于项目地理位置特殊,该工程面临工期紧、场地狭小、同步交叉施工多等多项难题,有待施工单位克服困难努力推进。
“按照泵站内部年底必须基本建成要求倒推时间,实际施工工期仅一年,时间非常紧迫。”据项目负责人介绍,泵站正常施工周期约一年半,建设单位本次工程采用EPC(勘察、设计、施工总承包)招标模式,合同工期为518天,前期勘察、初步设计上报及审批、施工图纸准备、相关上级单位审批工作,工程施工许可工作计划四个月时间完成,目前施工工期控制在一年内完成,比正常工期提前了半年时间。
工程推进过程中,最大的难点还在于施工配合,累计有滨江贯通工程、轨交18号线、江浦路越江隧道、安浦路道路桥梁工程、杨浦区防汛墙改造等九大工程在同一区域同步施工,现场拆迁、交叉施工频繁,相互影响、相互牵制,不可避免地增加施工难度、影响施工进程。
“QAY400吨大型吊机停机位怎么确定,臂长半径能不能达到吊装范围……”当天下午,记者在项目部临时办公室看到,工程技术人员正通过图纸投影反复研究现场施工方案。据了解,丹东泵站建设用地约3000平方米,与之相邻的滨江二期地下车库工程、杨浦区防汛墙改造工程、安浦路道路桥梁建设工程、江浦路越江隧道工程已先后进入正式施工阶段,现场狭小缺少施工用地,无法搭设临时设施,排放口及防汛墙施工只能临时借地1000平方米,搭设完毕的现场施工办公室也已多次搬迁。其中,与江浦路越江隧道相邻处还须结合隧道工程同沟槽施工,整个项目施工过程可谓“螺蛳壳里做道场”。
据悉,由于历史发展原因,杨树浦路地下管线复杂,水、煤、电、通信、信息等管线一应俱全,公用管线纵横交错,现场搬迁工作繁重、工作量极大。目前,经过对管线搬迁方案的多次优化,丹东排水系统改造工程涉及的管线迁移将结合江浦路越江隧道工程同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