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护河活动已经形成一种精神”
上海市新大桥中学红领巾护河队,围绕河道在做中学在学中悟,与“河”为伴茁壮成长

  ■记者 高靓

  每个月,在兰州路沿线的杨树浦港,都会出现一群忙碌的“蓝马甲”,清扫河畔通道、捡拾垃圾、擦拭河道护栏、向过往市民发放“河长制”的调查问卷,忙得不亦乐乎,他们就是上海市新大桥中学红领巾护河队。

  记者了解到,新大桥中学红领巾护河队于2001年成立,18年来持续不断地开展着以环保为主题的护河活动。上海市“十佳自动化”小队、区先进志愿者服务队、区优秀红领巾护河队、市“申水杯”水法知识竞赛……这支年轻的护河志愿服务团队多年来取得了傲人的“战绩”。

  说起红领巾护河队的成立,新大桥中学团总支书记、大队辅导员王晴艳满脸自豪:“学校一直想让学生的学习经历更为丰富,由于学校距离杨树浦港较近,便有了开展护河活动的想法。刚开始只是一个尝试,没想到学生们的积极性特别高。”

  然而,护河活动毕竟不能靠一时的“头脑发热”,学生们能不能坚持下去,又会不会产生实效呢?“起初,大家心里都没底。学校经过更深入的思考,开启了‘美丽社区,从河做起’社会实践综合课程的探索。”王晴艳说。

  将护河行动融入学生的日常课程,学校从“河”说起,从“河”延伸。化学课上,讲解水的过滤和净化;地理课上,让学生描绘上海的河流分布;生物课上,学生们了解了水生物的类型和构成;思政课加入了河长制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新大桥中学制定了不同的行动计划。预备班目前的主要活动为清理垃圾、维护绿化、发放护河宣传单等;初一年级可以成为河道的记录员、监督员和宣传员;初二、初三年级的学生,则需完成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研究性课题及报告,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此外,学校针对各个年级,设计和开展了丰富的少先队行走课程,让学生来到杨树浦水厂、杨浦滨江等地,探索“河”的秘密。

  “从最初的清扫河畔通道、擦拭河道护栏、清理垃圾、参与河道的保洁工作,到开展环保宣传,进行护河教育,再到开展探究性学习,学生们一直围绕着‘河道’,在做中学,在学中悟。” 新大桥中学党支部书记、大桥街道民间河长娄斐说,“18年来,红领巾护河队队员换了一批又一批,但护河队的旗帜依旧飘扬在河畔,护河活动已经形成一种精神。接下来,学校将设置不同类型的课程,让学生们与‘河’为伴,茁壮成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生活·资讯
   第06版:评论
   第07版:焦点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护河活动已经形成一种精神”
图片新闻
家政人员垃圾分类培训启动
打造档案文化宣传精品
守住“初心” 凝聚“民心”
拓展第二课堂 助力实践育人
杨浦时报要闻·综合02“护河活动已经形成一种精神” 2019-04-02 2 2019年04月0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