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雄伟 主任医师 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
医学专长:擅长各种神经外科显微手术及疑难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各种颅内及椎管内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脑血管畸形切除手术、动脉瘤夹闭术、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听神经瘤切除术,复杂脑外伤、脑出血的治疗。
门诊时间:周二全天(总院)
最近一年,季老伯看东西越来越模糊,辗转多家医院眼科未见好转,好不容易在神经外科查明了病因——垂体瘤。但鉴于季老伯高龄,垂体瘤体积大,且瘤体向上突入鞍上池内,进入颅腔,包裹动脉,手术存在极大风险,医院建议保守治疗。“可如果现在放弃手术,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做了。”想来想去,季老伯及家属都还是希望进行手术治疗。
垂体瘤:发生率高,治愈率低
脑垂体位于丘脑下部的腹侧,看似只是一个卵圆形的小体,实际上却是人体内分泌的总司令部,控制人体内分泌功能,包括血糖、电解质,人体的高矮、胖瘦,男性性征如胡须,女性的月经等也都是脑垂体的功能。
垂体瘤是神经外科的一种常见肿瘤,发病率在所有脑肿瘤中占第三位。肿瘤可以包裹脑垂体,也可以从脑垂体体内生长出来,挤压脑垂体,导致脑垂体功能异常。30-40岁和60-70岁的年龄段是该病的高峰期。脑垂体出现肿瘤时,人体内分泌功能会发生改变,代谢以及相应的脏器也会发生病理变化,从而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如头痛、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神经功能障碍及性功能减退、闭经、溢乳、不孕等内分泌功能紊乱。
手术战胜垂体瘤,多学科联合诊疗是关键
目前来看,手术是垂体瘤治疗的主要办法,而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就是最好的手段之一。该手术通过鼻腔,穿过蝶窦,在鞍底打开“窗户”,可以直通鞍区,利用自然的通道,采用显微镜和内镜技术切除患者颅内的垂体瘤。手术不需剃头和开颅,术后也没有手术疤痕,可以彻底切除肿瘤,具有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微创、出血少和术后恢复快等特点。
需要注意的是,要想完善手术治疗,需要医院神经外科与内分泌科、妇产科、神经内科,形成系统的多学科协作(MDT)临床研究和诊疗规范。季老伯的情况就是如此,医院神经外科医疗专家团队与麻醉科、ICU联合,进行了术前讨论,最终为季老伯制定了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案,进行了显微镜下微创经鼻蝶垂体瘤手术。由于术前准备充分,手术最终顺利完成,季老伯的术后视力、视野明显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