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推进垃圾分类全程体系建设

  ■区绿化市容局党委书记、局长 吴冰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7月1日起将正式施行。同时,杨浦将积极争创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

  2018年,区绿化市容局通过整合互联网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智能化交易体系、规范化清运及末端处理领域的优势,以方便居民交投为目标,在部分小区试点智能化“两网融合”服务模式:即在前端交易环节,通过垃圾箱房改造、空地快速搭建、智能自助回收设备24小时服务等多种方式,提供有人常驻和无人自助两种回收服务模式。我们同步构建可回收物短途接驳、干线运输、末端处置全程清运体系,基本实现可回收物前后端一体化规范服务,使群众垃圾分类的参与率稳步提升。今年3月,我分别前往远洋广场、通化大楼等地,了解居民在源头分类过程中的具体诉求,并再次前往有关企业调研智能化回收服务,进一步熟悉了企业研发的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化回收设备以及配套系统,了解其单日单网点承受投递量等具体情况。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全程体系建设,为切实提高垃圾分类参与率和投放准确率作出积极的探索。一是规范源头分类,开展示范达标创建。按照“有设施设备、有宣传告知、有物流去向、有统计台账、有分类实效”的“五有标准”,推进居住区、单位、公共场所生活垃圾投放容器、标识的规范化以及短途驳运机具的规范化,因地制宜地推进定时定点投放,切实提升干、湿垃圾投放准确率和纯净度。

  二是鼓励“互联网+回收”,探索智能分类。投放智能回收设备近千台,扩大智能化回收体系覆盖范围,加快在五角场商圈,复旦、同济等高校,科创园区布点布局。并督促相关企业提升系统开发、数据分析、设备创新等层面的服务能力。

  三是加快设施升级,提高中转处置能力。加快生活垃圾中转站、餐厨垃圾处置中心的升级改造,充分发挥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处置设施分拣的作用,提升垃圾分类中转处置效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拓宽高校心理健康工作模式
五角场镇:迅速处置无证养鸽
图片新闻
杨浦区拟任干部提任前公示
近千名顶尖高手将参与角逐
推进垃圾分类全程体系建设
杨浦时报要闻·综合02推进垃圾分类全程体系建设 2019-04-11 2 2019年04月1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