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城事·三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垃圾分类微课堂 践行新时尚

  ■记者 毛信慧

  本报讯 在四平路社区,有这样一群青年,他们利用工作之余,深入一线,积极为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贡献青春力量。今年以来,他们的足迹遍布小学、幼儿园、居民区、社区学校,受众近千人。

  “五四”青年节前夕,环同济青年垃圾分类微课堂校园行第三站走进上海民办打一外国语小学。四平路街道团工委携手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第五设计院团支部的青年志愿者们,为全校600余名师生带来一场垃圾分类主题教育活动。

  环境工程师张伟贤用图片、视频等形式,生动阐述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无法辨别的垃圾应该扔进干垃圾桶还是湿垃圾桶?”在垃圾投放互动体验环节,志愿者们设计的疑难垃圾投放对抗赛,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

  据介绍,第五设计院是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下设的环保、固废设计领域专业院所,“环保课堂”是其品牌科普项目,旨在通过走进社区、走进校园的形式,为大众普及环保知识。团队成员是一群从事环境工程设计的青年工程师,他们曾参与包括上海市固体废物处置中心工程、上海市生活垃圾两网融合等多项重要民生工程。“学校、社区有需求,企业有资源,因此我们就携手四平路街道团工委,以微课堂进校园为平台,提升青少年和居民的环保意识,为社区贡献自己的力量。”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团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这些志愿者都是专业人士,如何把艰深的专业知识转化为适合孩子学习的课堂内容呢?志愿者们动足了脑筋,针对不同学校的需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蒸汽发电实验”“水从何处来”“垃圾分类动手做”等多个环节,以突出课程的趣味性、互动性及科普性。

  “每个孩子的背后就是一个家庭,四平路街道团工委也将继续通过环同济青年垃圾分类微课堂这个平台,动员区域青年积极进校园、进社区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发挥‘大手牵小手’作用,让垃圾分类的理念更为深入人心。”四平路街道团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微课堂活动还会进一步走入企业和居民区,把绿色环保的理念推广到更多群体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专题·管乐节
   第06版:民生·社会
   第07版:生活·资讯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在平凡中创造不平凡
图片新闻
垃圾分类微课堂 践行新时尚
图片新闻
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
敢于创造善于创新 聚焦重点工作持续攻坚
杨浦时报城事·三区03垃圾分类微课堂 践行新时尚 2019-05-07 2 2019年05月0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