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放歌黄土高原,了解特色陕北民俗;寻访伟人故居,感受红色文化魅力……如今,除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成为杨浦学子增长学识的途径之一。日前,杨浦区32名优秀学生代表,来到中国四大古都之一西安,完成为期5天的“研学行走”夏令营活动,在“移动课堂”中,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
边研边学,行有收获
站在中国第二大瀑布——壶口瀑布前,复旦科技园小学学生刘恋开始思考瀑布形成的原因。参观结束后,她通过请教指导老师、自行查阅相关资料,详细了解了壶口瀑布的命名和成因,并记下笔记形成素材保存。
当课本上的“人文”知识遇上体验式的“行走”,研学体验激发探究动力、自主拓展学习空间,学生受益匪浅。
在延安精神的发源地南泥湾,煮红薯、蒸南瓜,体验田间采摘、收割、碾磨,感受“热火朝天忙生产”;深入陕北村落,听村支书讲过去的故事;延安革命纪念馆里,重温革命先辈艰苦奋斗的历史……来自上海音乐实验学校的姚学懿同学表示收获良多,他在研学随笔里写下自己所理解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先辈们不怕苦,不怕累;是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是人们永不放弃的决心和毅力。”
“研学行走,行走是过程,研学是目的。”在本次活动带队老师看来,“研学行走”夏令营是一节节生动的“课堂”,是学校生活的延伸,“让同学们从校园走向户外,将视角从书本投射到社会文化,从初步了解到深度体验,激起学生的深刻体悟,并学会总结、分享,才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学生内心。”
量身定制系列课程
近年来,杨浦区少年宫根据青少年的特点,量身定制了参与式、体验式、互动式相结合的系列课程,并为其打造专属的活动空间。
本次2019年杨浦区中小学生“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系列活动就由区教育局和区少年宫携手打造,在三个月的时间里,仪式教育、户外拓展体验、亲子嘉年华、研学行走夏令营等活动,向全区青少年学生和社区亲子家庭公益性开放,鼓励和引导青少年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全面推进中小学生素质教育。
仪式教育上,新一批少年队员们高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戴上鲜艳的红领巾,宣誓成为党旗下的好少年。户外拓展体验活动中,孩子们拼搭辽宁雄舰、体验军事技能、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儿童节期间,来自区域内近百名学生艺术团团员,以“音乐快闪”的形式为新中国70周年华诞歌唱、舞蹈和祝福……
区少年宫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发挥全市优秀校外教育基地的辐射作用,依托校外教育丰厚的资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青少年课外活动建设中,在实践中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争做新时代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