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区中心医院全科教学实训中心启用

  日前,杨浦区中心医院全科教学实训中心正式揭牌,其所在的教学楼取名为“知道楼”,出自《礼记·学记》中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在这个充满人文气息的名字背后,透露着医院对医生人文素养的高度重视。在各类教学和培训中,也可以看到医学人文关怀的渗透。

  ■记者 毛信慧 实习生 王灵燕 张子昂

  7月16日,杨浦区中心医院的一间“病房”内,该院肾内科主任冯雪芳正在给30余名规培生开展临床模拟教学。病床上,躺着一名高钾血症“患者”。几名学生正在开展“急救”。一旁的屏幕上,心电图、心率、血氧饱和度、气道呼吸率等指标实时显示着“患者”的用药效果。

  这是该院新建成的全科教学实训中心,设地上6层,地下1层,总建筑面积4068平方米,包括学术报告厅、教研室、基础技能实训室、情景模拟实训室、全科医学园地、图书馆和医学人文空间等区域。实训中心的建成启用,将进一步完善全科医生的培养体系,为杨浦区域内,乃至上海市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学生和进修生临床后期实践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

  沉浸式体验“医生感觉”

  位于4楼的情景模拟实训室,是整个中心最具特色的部分。它模拟了医院的急救流程,设有院前急救、院内抢救、模拟手术、模拟产房等各种场景,可以让学生开展各种模拟案例的演练,并将技能训练与临床思维、团队合作融为一体。

  不少学生是第一次体验这样的上课形式。课堂上所使用的模拟人可以模拟患者的各种生命体征和相关指标,用药效果则通过传感器在一旁的屏幕上直观呈现,有的模拟病人甚至还可以模仿真人的哭、笑、抽搐等反应。冷方杰是一名急诊科住院医师,平时专注于心内科领域的学习。“这个课程会安排不同科室的老师来指导,比如今天讲的就是高钾血症的紧急处理,让我学到不少肾内科方面的知识。”

  模拟教学最大的好处就是通过对真实场景的模拟,让医生更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冯雪芳告诉记者,模拟教学可以通过真实场景带入,用沉浸式体验培养学生的“医生感觉”。“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对突发情况下的紧急处理有了更全面的掌握。”在全科住院医师田久鹏看来,现场模拟的教学模式,比起传统的课堂教学来说更加的直观、系统。

  破解全科医学发展瓶颈

  教学实训中心的5楼是全科医学园地,上海市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和杨浦区全科医生培训中心就设在这里。

  上海市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由杨浦区中心医院组织实施,多位国内外知名全科医学领域专家组建成国际化的学术委员会,将致力于建设开放、协同和资源共享的全科医学领域科学研究平台,打造国际化全科医学学术交流平台。

  杨浦区中心医院副院长刘欣宇介绍,研究中心将紧密围绕国家医疗卫生改革和社区卫生发展需求,以重要且迫切的全科医学发展问题为突破口,开展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发展和政策研究、慢病管理方式和健康管理评估及技术开发、全科医疗质量管理标准和实施、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和教程,以及全科医学科学研究能力评价等系列研究。“有关研究将大力引进国际先进的全科医学管理经验,直接对接国内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发展的政策需求和推行需要,为国家的全科医学发展提供研究应用成果。”

  除了开展教学任务和科学研究,实训中心另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成为杨浦区全科医生的成长园地。医院将以临床医学、康复医学、预防医学和人文医学为模块,对区域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开展临床技能和人文素养培训。

  点亮人文关怀,让医学更有温度

  在位于地下一层的医学人文空间内,一幅幅名画,映射出浓浓的医患情。

  “医学人文是整个教育的根系所在。”杨浦区中心医院院长于德华透露了把医学人文空间设在地下一层的原因,“如果把医学这门学科比作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树干、树枝、树叶是知识和临床技能,医学人文就是不断向枝干输送养分的根部。希望在这个空间里,医学生们能聆听先贤们的教诲,感受患者的痛苦,培育同理情怀,提升沟通技能,以人文情怀和职业精神,不断滋养、培育临床技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评论
   第06版:生活·资讯
   第07版:焦点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区中心医院全科教学实训中心启用
杨浦时报焦点07区中心医院全科教学实训中心启用 2019-07-23 2 2019年07月2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