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城事·三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同济技术与未来研究院成立
第二届未来哲学论坛举行

  本报讯 日前,“生命科学与生命哲学:第二届未来哲学论坛暨同济大学技术与未来研究院揭牌仪式”在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举行。

  据介绍,同济大学技术与未来研究院是一个跨学院、跨学科的校级交叉学科研究和博士生培养平台,旨在把握社会发展方向,预判技术变革趋势,对未来文明进行整体性、超前性的系统反思和主动应对。该研究院按照五个交叉性的重点方向组织相应的科研团队和科研学术活动,分别为:未来哲学与新文明;科技哲学与认知科学;人工智能与未来社会;生命科学与医学哲学;生态哲学与环境伦理。研究院依托人文学院管理,通过这个平台,同济大学人文学科将与同济传统优势的理工和医科的交叉融合,探索一条具有同济特色的精品文科发展之路。

  “未来哲学论坛”每年一次,邀请世界上声名卓著的哲学家、科学家和相关学者,共同商讨技术与未来文明的可能性。本次论坛为第二届,聚焦生命科学、生物技术与生命哲学主题。来自国内外的六位著名学者在论坛上作了专题演讲。

  “未来哲学论坛”的发起人、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孙周兴在题为《生命哲学与生活世界经验》的报告中指出,随着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的加速推进,人们对现代技术的忧虑与日俱增,不光是人文学者,常持有技术乐观主义的科学家和技术专家也开始表达他们对于技术风险的担心以及对技术伦理的诉求。这是因为现代技术的最新进展已经触及自然人类的根基和自然人性的底限。是放任技术彻底改变人类还是要维护自然人性和人类尊严?到底什么是人的本性?人性是恒定不变的吗?有不可动摇的人性要素吗?人类未来何往何为?这些在今天都成了严峻的问题,需要深入思考和通盘考量。必须启动一种新的生命政治或生命哲学,以回应现代技术带来的挑战和风险,预测技术统治下的人类自然生命的未来演变方向,筹划未来文明和未来生命的可能形态,以及重建技术生活世界的基本经验。■童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评论
   第06版:生活·资讯
   第07版:焦点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把“课堂”搬到一线 持续发力抓整改
图片新闻
同济技术与未来研究院成立
社区高校同防艾
五方联动 打造双创服务品牌
杨浦时报城事·三区03同济技术与未来研究院成立 2019-12-03 2 2019年12月0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