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由在监狱中噩梦连连、坐等死刑降临的骗保案主谋郑小松的叙述开篇。在特定的历史节点和社会横断面下,看似平常、寻常,与众生无别,极易淹没在人海中的普通人在外在的压力下,在物欲、情爱等各种心灵的纠结和挣扎中,被大量生活碎片和平庸、无聊的琐碎裹挟,内心善恶博弈,“爱”“欲”交战,积小恶为大恶,“善”逐渐失守的同时“恶”逐步肆虐并最终主宰其精神世界。作者敏锐地捕捉到并艺术地表现出了这个悲剧的过程。
作品以“生活流”的自然面貌呈现出世人寻常得见的日常画面。质地细密、人间烟火气息浓厚的细节仿佛信手拈来,却使一个个底层小人物的形象渐次清晰、立体化。他们的面貌、性格,过往的经历和对未来的期待,天然地和我们平庸、琐细,又无时不在希冀、无时不在前行的生活浑然一体,逼真到令我们心惊。作者的文字细致、坚实而富有质感、美感,无论是外部场景还是心理刻画,精细、独特,充满通感之妙,白描手法使用得得心应手,行文中含有内在的张力。这是久违的现实主义写作传统的精彩呈现。
作品中的叙述者始终保持冷静、客观、不动声色的叙事语调。尽管作者的叙述口吻为每个人物贴身定制,设身处地地为他们代言,但其实始终是一个洞察人心、洞明世事,处事入情入理且富有生活智慧的叙述者在场,通过最能够揭示、披露和剖析人物内心的叙述手法,把这个看似简单的骗保案变成一个万花筒,从而在浓缩的当下万般世相和百态人生中表述繁复的矛盾体——合理的生活诉求和发展愿望与难以遏制的贪欲和野心;对深挚友情的忠诚和坚守与冲破法律和道德约束下的残杀无辜和助纣为虐;对美好爱情的憧憬和渴望与虚荣心的无度和物欲情欲的恣肆……这个骗保悲剧中,各种纠结的矛盾本来都暗含着人物命运的不同发展方向和故事的不同走向,但作品还是鞭辟入里、令人信服地揭示出在诸种因素的合力下,“恶”冲破道德以至法律的堤坝,最终酿成无辜者殒命、杀人者被法律严惩的悲剧的深刻根源。
可以说,程青笔下描画的芸芸众生和围绕他们的世界,深具悲悯情怀,传达出温暖和爱的光芒。
(来源:新华读书|作者:胡晓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