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时报周末·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首届中国(上海)小剧场戏曲展演——
给传统戏曲一个“实验盒子”

  据新华社 西施、昭君、貂蝉、玉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的悲欢离合,以京剧、昆曲、滇剧、花灯四个传统剧种演绎,这是云南省参演首届中国(上海)小剧场戏曲展演暨2019第五届“戏曲·呼吸”上海小剧场戏曲节的创新剧目。

  让传统戏曲走进小剧场的“黑匣子”空间,大胆探索、自由自在讲故事……这是上海小剧场戏曲节的创举。而今年,这一活动影响力扩展,从涉及19个剧种的37部申报剧目中精选出京、昆、越、滇、绍、豫等9部戏曲作品,于11月29日-12月5日在上海长江剧场举办。

  据介绍,今年的实验戏曲内容丰富,既有老戏新编,也有新颖创造。京剧《赤与敖》受到鲁迅小说《铸剑》启发,昆剧《桃花人面》重述“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唐诗传奇,黄梅戏《薛郎归》则把薛平贵和王宝钏的故事解读为“一场奋不顾身的爱情”,探索黄梅戏走向现代的新路。

  “小剧场戏曲就像是实验‘黑匣子’,让热爱戏曲的人将创意尽情呈现。”上海戏曲艺术中心党委书记、总裁谷好好说。同时,小剧场戏曲节也是多棱镜,让当下的戏曲人看到观众的反应、戏曲的效果。

  据悉,自创办以来,上海小剧场戏曲节秉持“深耕传统文化、符合当下审美”的宗旨,逐步成长为全国戏曲人才与佳作竞相呈现的码头、青年戏曲创作人才的孵化基地。■孙丽萍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报周末·悦读
   第03版:时报周末·资讯
   第04版:时报周末·健康
   第05版:时报周末·文化
   第06版:时报周末·影视
   第07版:时报周末·公益广告
   第08版:时报周末·文苑
求解中国考古学“哥德巴赫猜想”
图片新闻
“馆店融合”推进全民阅读
给传统戏曲一个“实验盒子”
杨浦时报时报周末·文化05给传统戏曲一个“实验盒子” 2019-12-07 2 2019年12月0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