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上海高三年级、初三年级学生返校复学。特殊时期复学第一天,学校疫情防控措施如何?学校和老师都做了哪些准备?
入校“仪式感”十足
一大早,上海市育鹰中学初三年级学生颜欣宜就在校门口等待了。“上学前妈妈给我测了体温,也准备了消毒纸巾、口罩。”颜欣宜告诉记者,见到许久不见的同学们十分激动,但她牢记老师家长“隔一米相望但不能相拥”的叮嘱,始终与同学保持着“安全距离”。
校门口是第一道关卡,育鹰中学用护栏分隔门口空地,形成一个个排队区域,同时间到校的学生都要分散入校。记者注意到,地面上还画了一个个黄点,提示学生们保持距离排队。在教学楼门口,两台热成像红外测温仪如同“哼哈二将”,负责检测学生是否佩戴口罩、体温是否正常。最后,学生经智能手部消毒装置消毒后,在老师引导下有序进校。
校长张清介绍,学校初三年级共有4个班共65名学生。复学前,所有老师已反复进行演练,学校也增加了很多应急防疫设备。“每间教室课桌椅排放都严格按照一米间隔摆放,教室内配备了口罩、消毒纸巾、免洗洗手液。学生如厕、用餐的路线都反复进行设计,以确保安全。”张清同时介绍,下一步所有年级复学后也将实行错峰进校、错峰放学。
交警助力“护学”
复学首日,新启用的复旦大学第二附属学校(江湾校区)迎来了160余名初三年级学生。提前到岗的区公安分局交警支队机动大队民警与新江湾城派出所民警一边疏导校门口交通,一边协助教师和保安提醒学生之间间隔一米,先测量体温再消毒,按顺序进入校园。
考虑疫情期间私家车接送学生的情况较多,杨浦交警不仅在校门口专门设置了临时停车位,方便家长短时间靠泊,还协调区建管委、公交公司等部门,对校园周边的交通标示、标线进行漆画,对在学校门前停靠的公交车辆实施港湾式停车,有效防止因接送学生引发的路段拥堵。
据悉,为确保全区51所中学返校复课平稳有序,杨浦警方结合各学校实际,按照“一校一策”的要求,制定了周密的保障方案,科学部署警力,积极落实校园及周边安全防范。开学前,民警除对校园安保队伍进行常规的安全防范技能培训外,还结合疫情防控需要,针对测温、进出人员信息登记,以及就餐秩序等内容进行专项培训,并对校园内各项器材和安防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
从容应对“小插曲”
早上7点,上海音乐学院实验学校初三五班学生黄子峻在排队进校期间,口罩带子突然断裂,只能用手提着。这个尴尬的小意外,让他有些焦虑。
了解情况后,政教主任包晔晖立即拿出备用口罩,这份淡定要归功于学校防护预案做得好。从护目镜、额温枪,到消毒片和防护衣……十多种防疫物资配备齐全,整整摆满了一间教室。据校方介绍,2.5万个一次性医用口罩,1000余瓶洗手液,所有物资储备可以满足全校师生一个月的使用需求。
让学生吃得安心、放心
餐桌上的安全是疫情防控的重要一环,复学后,学生在校如何就餐?吃得安全吗?
“一班前往一楼洗手,二班去二楼洗手……” 中午11点25分,复旦实验中学初三年级学生下课后,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学生们在各个楼层洗手间进行着就餐前的洗手、消毒工作,随后按照指定路线进入食堂。
食堂内,地面标注了学生进出餐厅的指定路标,每个班级一个领餐窗口,每个窗口前都贴有隔离标线,相隔距离1米,前来就餐的学生戴着口罩,排着整齐的队伍,自觉站在标线内排队等候取餐。每张餐桌都贴有就座标识,学生按照编号顺向就座,每张餐桌仅可容纳一名学生就餐。
“为了满足初三、高三学生的在校用餐需求,学校采取了分批就餐,初三年级11点30分就餐,高三年级则是在12点10分,每批学生大约有半小时的就餐时间。”复旦实验中学校长张田岚告诉记者,初三学生就餐完毕后,食堂工作人员就会抓紧时间对桌椅、地面进行消毒,以确保用餐安全。
校园秩序井然
上午8点,育鹰中学新学期第一堂班会课“致敬抗疫英雄,牢记责任担当”拉开帷幕。“线下教学已步入正轨,下一步我们将在防疫基础上推动教育教学活动有序推进。”张清表示。校园运动如何开展?张清介绍道,“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体育课是都是在室外的,分年级、班级错时进行,室内篮球馆暂时停用。”
在上海音乐学院实验学校,教室内四面门窗通风良好,课桌间距一米有余,朗朗书声不绝于耳。课间时分,同学们无论是接水还是上洗手间,都按照地上标点指示,有序排队进行。校长贾晓岚表示:“每一节课的课间都有老师执勤或护导,引导同学有序地去洗手间、喝水,或者去操场上活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