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新经济引领高质量发展

  ■陆娅楠

  “云端”会议、远程办公、智能施工、直播卖货、机器人配送……这不是科幻电影里的片段,而是当下中国经济的剪影,是网友口中“辛勤耕‘云’”“努力种‘数’”的智慧春天。

  这个春天不一般。然而,疫情既带来了严峻挑战,也为新经济的成长提供了机遇。化危为机,迎难而上,中国企业就能闯出一片新经济的蓝海。

  将疫情防控作为“试金石”,新经济让科技抗疫如虎添翼。有的人工智能诊断技术在20秒内对疑似病例的CT影像进行判读,准确率高达96%;有的算法将新冠病毒全基因组二级结构预测时间从55分钟缩短至27秒,提速120倍;医疗服务机器人、无人防疫车等5G智能设备,服务全国数千家医疗机构……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让疫情防控“耳聪目明”,而疫情防控客观上创造了新技术更多元、更丰富的应用场景。

  将复工复产作为“大舞台”,新经济让堵点难点迎刃而解。居家办公、“云端”会议,移动产品助力“停班不停工”;智能工厂、云监工,智能制造支撑“人休机不休”;无人配送、非接触采购,互联网平台满足“宅生活”;订单共享、非接触定制,工业互联网平台承接企业需求,赋能全国多地企业复产复工……以高效、便捷、共享为特点的新经济,不仅“四两拨千斤”助力复工复产,更为柔性转产和产能共享“添薪加柴”,彰显了中国产业体系的完备度、适应性与创造力,使中国经济韧性十足。

  这些在疫情防控中涌现的新业态、新模式,看似“应急之举”,实则是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3月,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新经济为制造业恢复元气送上满满能量。一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与金融业增加值,合计拉动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个百分点;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速比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24.9个百分点,线上消费服务迅速补位,对疫情造成的经济活动收缩形成了对冲作用。表现活跃的新经济,既形成高品质产业供给,又满足消费升级的需要,激荡出高质量发展的汩汩动能。

  事实上,新经济不仅为应对疫情冲击提供支撑,更能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发挥引领作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业态,其意义不仅在于自身从无到有的创新,更在于它们对其他领域的渗透性和溢出效应,能够对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发挥牵引作用,促进更多从有到优的升级。政府部门要通过深化改革措施,进一步打破体制机制障碍,加速新经济与传统产业“大融合”,构建产业链协同复工的“高速路”,为新技术、新业态的勃兴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增长极。企业要主动克服“不敢转”“不会转”“不能转”的问题,积极拥抱变化、主动推动创新。唯有咬定“创新”不放松,坚持“升级”不泄劲,中国经济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在狂风骤雨中站稳脚跟、向上生长。(来源:人民日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专题
   第05版:评论
   第06版:生活·资讯
   第07版:焦点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稳住深层次的制度“基本盘”
提振消费 激活经济“稳压器”
拟重罚
让新经济引领高质量发展
自觉当好健康“卫士”
杨浦时报评论05让新经济引领高质量发展 2020-04-28 2 2020年04月2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