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坚钢指出,要牢牢抓住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这个城市治理的“牛鼻子”,高度重视、紧盯不放、狠抓落实,推动杨浦城区发展加速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上海奋力创造新时代新奇迹,全面夺取“双胜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要高效办成一件事。在更高效、更便捷、更精准上下功夫,让“一网通办”功能更强、体验更佳、口碑更好、品牌更响。使数据资源真正“流”起来,以共享为原则,不共享为例外,切实做到公共数据“应归尽归”,业务专网和信息系统“应并尽并”,信息上云“应迁尽迁”,真正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把业务流程更好“串”起来,强化跨部门协同和“前台综合、后台整合”机制,聚焦一批企业和群众关注度高、获得感强的“一件事”,更大力度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梳理好“一件事”事项清单,逐项制定工作方案,及时动态更新。让自选动作更加“亮”起来,在持续做强“政银通”“税立方”等特色服务的基础上,创新推出“杨浦创业地图”等自选动作,提升政务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
要高效处置一件事。坚持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原则,切实用好“一网统管”这个关键一招,(下转第4版) (上接第1版)在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创新实践中当先行、作表率。在“统”字上下功夫,抓好系统整合,确保城区治理要素、对象、过程、结果等各类信息“一屏”呈现,各类治理事项集成化、协同化、闭环化“一网”处置;抓好数据汇集,全面统一、严格执行数据标准,确保10月底前“一网统管”2.0版按期上线运行。在“管”字上下功夫,优化功能,区级城运中心做优枢纽支撑功能,街道和网格做优问题解决功能,滨江区域在“一网统管”的建设、管理、应用上成为体现城市治理水平的标杆和示范;管好信息,在信息采集和管理等方面严格落实安全管理要求,严密防范信息安全风险。在“用”字上下功夫,实战中管用,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人群,特别是聚焦疫情防控,认真复盘,总结经验,有针对性地开发务实管用的应用;基层干部爱用,充分听取基层干部意见,妥善解决使用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持续优化功能;群众感到受用,从群众的需求出发开展设计开发,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要高效拧成一股绳。以推进“两张网”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创新管理服务模式、重塑行政方式、优化政府职能、调整体制机制,实现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长足提升。少一些“不会”,多一些专家,领导干部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加快知识更新、优化能力结构,培养技术思维能力,尽快适应新流程、掌握新设备、开拓新思路、拓展新应用。少一些“不管”,多一些赋能,转变服务理念,千方百计让群众和企业方便,帮基层“办成事”“解决事”,凡是能用“两张网”平台查询核实的信息,一律不再让社区“开证明”“盖万能章”;凡是能从“两张网”平台获取的业务数据,一律不再让基层一线填表格;凡是能通过“两张网”平台了解的工作情况,一律不搞层层汇报。运用“两张网”汇总的大数据,更加科学准确地考核评价基层工作,真正把企业和群众的感受作为检验基层工作、评价考核干部的标准。少一些“不行”,多一些担当,紧盯“把事干成”的目标,想方设法盘资源、找支持、聚力量,在求突破上步子再快一些,在谋创新上胆子再大一些,展现非同寻常的精神状态,拿出非同寻常的工作举措,实现非同寻常的贡献作为。
薛侃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指出,全区各有关部门各街道要迅速传达学习、深刻领会把握、全面贯彻落实,紧紧扭住“牛鼻子”,按照全市和本区两网建设新一年的各项部署,制定任务书,排出时间表,落实责任人。各单位主要领导要切实树立起“一盘棋”思想,增强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跨前一步,积极作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希望大家齐心协力,善作善成,使两张网建设真正做到“实战中管用、基层干部爱用、群众感到受用”,助力杨浦推进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为提高上海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提供杨浦方案,作出积极贡献。
会上,区公安分局、区市场监管局、江浦路街道分别作交流发言。
■记者 张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