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时报周末·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博物馆年度大展——
呈现江南文化“前世今生”
图为在上海博物馆展出的浙江海宁皮影人。■新华社记者 任珑 摄

  据新华社 江南园林、白墙黛瓦,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移步换景、曲径通幽……历时两年筹备的上海博物馆年度大展“春风千里——江南文化艺术展”,近日正式对公众开放。该展汇聚全国15家文博机构的197件(组)精美文物,以特别的江南韵味娓娓讲述江南文化的“前世今生”。

  来自南京博物院的《康熙南巡图》(第7卷)粉本,将观众引入江南“十里繁华地”的盛景中。粉本,指中国古代绘画施粉上样的稿本。据介绍,《康熙南巡图》的定本共有12卷,分散于世界各地。此次展出的第7卷粉本,是江南风俗画长卷,全长30多米。

  记者看到,所展江南文物涵盖骨角器、玉石器、青铜器、陶瓷器、书画、古籍、漆器、家具、印章、竹木器、玻璃器等诸多门类,其中不乏传世名作。

  “江南历史源远流长,江南文化不是无本之木。”上海博物馆工艺研究部副研究馆员谷娴子说,江南文化大展突破单一门类和时间脉络,全面梳理了江南文化的历史起源、内涵特质,“有崇勇尚智的底色,有安礼乐仪的传统,有明德修身的人物,有开放兼容的气度,有阳春白雪的风雅,也有市井浮生的烟火。”

  上海史研究专家熊月之指出,江南文化是中国地域文化中极具特色的一脉,此次大展也折射了江南文化与海派文化的渊源关系,“近代海派文化是以江南文化为基础,接纳了众多其他地域文化因素,吸收外来文化,经由上海这一特大城市的集聚、熔铸、升华而成的都市文化。”

  展期将持续至8月23日。

  ■孙丽萍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报周末·焦点
   第03版:时报周末·悦读
   第04版:时报周末·资讯
   第05版:时报周末·健康
   第06版:时报周末·文化
   第07版:English Edition
   第08版:时报周末·文苑
呈现江南文化“前世今生”
“南海Ⅰ号”正在逐渐苏醒
推动影视文化产业发展
探索“演出+直播”新模式
党建引领一体化发展
杨浦时报时报周末·文化06呈现江南文化“前世今生” 2020-05-30 2 2020年05月3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