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坚持立德树人,推进三全育人”,日前,杨浦区大中小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一体化建设推进会召开,推进创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示范区。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杨浦启动思政课改革,开发了三个系列学习读本,出版了适合高中生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重要理论常识读本,夯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核心课程群的系统化研发,弥补了国内相关教材的空白点。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认知起点和时代特征,初步建立起“读、析、思、行”的一般教学模式,即“研读原著、分析资料、思考问题、付诸行动”,取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融入思想政治学科课堂实践的初步成效。立足于第一课堂,综合运用模拟新闻发言人、模拟政协提案等多种课堂表现形式,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杨浦还积极探索与丰富建设第二课堂作为有效补充与延伸,立足社会实践,开拓模拟政协、法制辩论、时政论坛(时政演讲、时政大赛)、教育戏剧等多种平台,让学生在社会参与、体验感悟、演绎感受中切实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大背景下,又该如何推进思政课建设?会上,杨浦充分利用区域内百年大学的资源优势,与复旦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建立联合研究共同体,通过思想共建、课程共建、队伍共建、教研共建,合力推进区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实践,并为杨浦区大中小学一体化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教师研修基地、教学创新工坊授牌。同时,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高国希等受聘担任项目指导专家,以更好地推进“三进”工作项目。
“中小学一体化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是新时代赋予教育人的神圣使命。面对这项新任务和新挑战,我们将统一思想与行动,合力破解思政课程大中小‘一体化三进’工作中的难题,以队伍建设为抓手,以教研实践为支撑,深入探索学生全生命周期的思政教育,把思政课建设成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真正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区教育局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