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初级中学成为上海市首批依法治校示范校。“成绩的取得很大一部分得益于区检察院一直以来对学校法治文化建设工作的引领。”校长曹蓉表示。
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事关国家未来、社会稳定、家庭和谐,是公共利益的重要内容。今年,杨浦区检察院继续携手社会各界,织密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网,为孩子们打造健康安全的暑期生活。
检校合作常态化、制度化
2016年9月,区检察院与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初级中学启动为期三年的“法治进校园”巡讲活动,拉开了常态化、制度化序幕。此后,检校双方通过强化法治文化的制度建设、法制教育课程的融合及实训体验,增强了学生知法、懂法、守法意识。
在此基础上,2019年6月,区检察院又与学校签约成立了法治教育体验基地,巩固和完善校园普法长效机制。“区检察院为学校配备了一名检察官,担任兼职法治副校长,参与制定学校法治教育计划,协助学校加强综合治理等,有效地发挥了检察机关人员专业优势;精心选取典型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例,分年龄段制作法治教育宣传片,其中真人版法治微电影《凋落的花朵》在我校首映,获得师生一致好评;主动适应师生需求,结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为区域内学校量身定制法治课程菜单,学校以点单的方式对接法治课程,有效地提升了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检校合作,师生法治安全、自我防范的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以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教研氛围也日渐浓厚。”
与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初级中学的检校合作只是区检察院近年来推动校园法治文化建设的生动案例之一。区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副主任、未检办案组负责人颜蔚介绍,2016年以来,区检察院创设“杨杨检察官”品牌团队,创新推动“法治进校园”巡讲活动的开展,累计“接单式”送法入校近百场,受众学生达三万余名;精选包括院党组成员在内的政治素养高、业务能力强的检察官,对口区依法治校示范校,落实第一批兼职法治副校长工作,至中小学校讲授法治课40余次;共建法治教育体验基地1个、拍摄法治教育宣传片5部、举办检察开放日18次……近期,“杨杨检察官”团队获评最高人民检察院“法治进校园”巡讲活动表现突出单位。
今年,区检察院增聘第二批兼职法治副校长,实现了未检干警对口辖区中小学校担任法治副校长的全覆盖。同时,与四平路街道签订未成年人保护共建协议,探索检街校三方联动;携手区教育学院共同开展生命-法治教育项目;在“杨杨工作室”内打造预防犯罪、法治宣教的专业平台。
这个暑期,“杨杨检察官”团队还积极参与街道暑期活动,为控江路社区的学生带去自创的《安妮姆小学》法治教育动画片;邀请四平路社区的学生参加暑期夏令营活动,树立其守法意识。
“保护+处分”,精准化帮教
近年来,区检察院创新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处分工作,引助力、扩渠道,构建专业化、立体化“保护+处分”模式,对罪错未成年人精准化帮教。
区检察院主动跨前,与公安机关建立信息通报渠道,第一时间掌握涉罪未成年人信息;设计制作《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综合调查表》,为处遇方式作出科学预判;联合社工制定个性化矫治方案,实行“一对一”帮教。
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杨浦区工作站是区检察院的合作对象之一,该工作站考察教育项目组负责人王妍佶告诉记者,从2016年起,杨浦区工作站与区检察院相互配合,尝试开展保护处分帮教工作,“在帮教过程中,社工与检察官积极沟通、配合,一起研究尝试更有利于引导对象正向发展的工作方法和手段,促进其以健康成熟的心态来认识和面对问题,预防再次犯罪。”截至今年六月,杨浦区工作站社工共开展保护处分对象13人,他们已顺利通过帮教期,由社区社工开展后续跟进服务。
同时,区检察院针对有不良行为、且屡教不改的未成年人,与专门学校签订《罪错未成年人教育矫治成长计划》,为教育矫治工作打通关卡;针对疫情推出线上帮教模式,将视频语音、电话等云帮教形式沿袭并融入常规帮教工作;以杨杨工作室为基地,打造“沉浸式”矫治体验;在实现跨区入所帮教的基础上,对全区未达刑事责任年龄的罪错未成年人进行专项排摸,做到提前干预、预防再犯“一个都不能少”。
打出的组合拳取得了一定成效,颜蔚举例说,一名具有摔跤特长的未成年人因与父母关系恶劣实施寻衅滋事行为,经个案指导,不仅与父母关系缓和,更在市级摔跤比赛中取得佳绩。此外,还有2名未成年人经教育后顺利返校就学,1名未成年人实习就业。
今年暑期,“杨杨检察官”团队将针对保护处分对象集中开展暑期拓训班,通过参观革命英雄纪念地、关爱老人等活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推动实现12个街道普惠性托育点全覆盖
近两年,托育机构违规经营问题引发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针对幼托机构资质等问题,区检察院先后走访了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属地街道开展了实地调查和网格排查,及时发现不符合相关文件规定却仍实际提供托育服务的机构,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了公益诉讼的诉前检察建议,依法履行保障未成年人公共利益的检察职能。
建议发出后,检察机关与相关部门多次召开联席会议,商讨违规机构的整治难题。相关部门制定了监管方案,着力从推进违规整治、落实行业指导、丰富资源供给等方面开展工作。
截至目前,无照无证托育机构已全部整改,部分机构取得《依法开展托育服务告知书》,部分机构正在申领告知书或积极调整经营业态中,其余机构已关停托育服务或转变业态,监管效果显著。同时,区检察院推动全区实现了12个街道普惠性托育点的全覆盖,普惠性托额总量增加20%;民办幼儿园和社会机构将在今年增设 400-600个托额,是原有托额的2倍以上,让暑期过后家长们可以更放心地把孩子送去幼托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