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生活·资讯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禁塑后如何应对“拿走”问题

  据解放日报 2020年10月1日起实施的《上海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方案》明确,到2020年底,全市范围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以及各类展会活动,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购物袋;餐饮打包外卖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全市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餐饮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今年元旦假期是上述塑料制品被禁用或限用的头三天。沪上相关经营者和行业落实情况如何?对于“消失”的部分塑料制品,消费者如何应对?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商超门店——未见售卖塑料购物袋

  各类塑料制品中,最早且在最多领域受到使用限制的是塑料袋。

  家乐福南方商城店在收银口和自助付款机的显眼位置放置提示板,告知消费者2021年1月1日起不再提供一次性购物袋,建议消费者自备。“店里提前几天尝试不提供塑料袋,绝大多数消费者是理解配合的。”店长助理王晶璟告诉记者,去年方案刚出台,业内就什么是“一次性塑料购物袋”有过争议,不少经营者曾打算用可降解塑料袋替换传统塑料袋。但监管部门最近强调,可降解、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均属于“一次性塑料购物袋”,所以家乐福要求所有门店连可降解塑料袋都不能提供,只提供基于卫生及食品安全目的而使用的连卷袋、保鲜袋,让消费者用来盛放散装生鲜食品、熟食、面食等。后者是监管部门明确的不在禁用名单内的塑料制品。

  监管部门近日明确,小商店、便利店等经营业态暂不要求禁用一次性塑料购物袋。对此,有些便利店一切照旧,有些则主动开始拒绝提供塑料袋。在多家全家便利店,塑料购物袋被悬挂在自助付款机一侧,大号0.9元/个,小一点的0.6元/个,价格比过去提高至少80%。营业员解释,这些是可降解塑料袋,成本相对较高。

  记者注意到,商超和便利店以前提供的不可降解塑料袋大多数主要材质是聚乙烯。可降解塑料购物袋的主要原料则有PBAT(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LA(聚乳酸)等。

  虽不属于一次性塑料购物袋的禁用业态,但便利蜂宣布,去年年底前,其所有便利店陆续停止供应一次性塑料购物袋。便利蜂方面表示,这是经过调研以及与顾客沟通后作出的决定,大多数顾客能理解,而且随着全社会环保意识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经营业态加入禁用塑料袋行列是大势所趋。

  餐饮行业——外带外卖打包用纸袋

  就经营业态而言,1月1日起禁塑限塑要求最多的莫过于餐饮行业,不可降解的塑料吸管、塑料刀叉勺等餐具也被禁用。

  肯德基、麦当劳门店已在新规实行前几天开始更换塑料吸管、塑料餐具和打包外卖使用的塑料袋。这些门店原本塑料制的刀叉勺全部换成木质的,吸管换成纸质的。遇到顾客需外带或外送,店员会用纸质餐盒或餐袋装好(杯装饮料或冰激凌除外,因纸袋不防水,用可降解塑料袋套好),一起放到打包纸袋内。

  肯德基南方商城店在打包外卖环节已禁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墙上告示称,门店免费提供无拎手纸袋。如顾客需用可降解塑料袋打包,需付费购买,大号和小号袋子的价格分别是0.5元和0.3元。达美乐披萨全国超过360家门店从1月1日开始同步采取限塑措施。达美乐披萨区域经理孔雷表示,门店原本堂吃和外卖都用纸盒盛放披萨,现在堂吃的披萨只用垫了餐纸的木质托盘盛放,外卖打包继续使用纸盒,但会建议消费者尽量只带纸盒走,如无必要,一般不再提供可降解塑料打包袋。

  Tims咖啡、喜茶等饮品店早于1月1日开始替换塑料餐具。在将塑料吸管换成纸质的同时,喜茶门店还推出一款可降解塑料吸管,和纸吸管放在一起,供顾客和外卖送餐员选择。喜茶中庚漫游城店负责人表示,试下来,选择可降解塑料吸管的顾客更多,因为它相对更耐浸泡,吸取珍珠、果肉等更顺畅。不过,可降解塑料吸管的成本更高。

  对于不可降解塑料袋的禁用,大多数饮品店表示“没什么压力”,无论是店员还是消费者,均已习惯用纸袋打包杯装饮品。

  消费者——年轻上班族较难适应

  一次性塑料袋、塑料吸管、塑料餐具大面积“消失”,消费者是否接受?记者在家乐福南方商城店的收银区观察了半个小时,发现90%的顾客自带购物袋,“经验丰富”的顾客还自带推车和用来盛放冷冻食品的保温袋。

  没带购物袋的顾客有三种选择:一是购买超市提供的牛津布或无纺布购物袋,单价从9.9元到19.9元不等;二是如果购买的商品较多,可到超市服务台领取免费的循环利用纸箱、尼龙绳、胶带,自助打包;三是购买的商品不多,用手拿走。“上了年纪的顾客购物的计划性较强,对购物袋价格较敏感,都养成自带购物袋的习惯。”王晶璟说,塑料制品禁限令实施后,比较难适应的是一些年轻上班族,临时起意买了不少东西,突然发现没有随身携带购物袋。

  记者发现,和不再提供任何塑料袋的经营者相比,提供可降解购物袋的经营者反而不讨人喜欢,主要原因是可降解塑料袋更贵,质量却不一定好。莲花南路上一家全家便利店,消费者顾先生买了一个0.9元的大号可降解塑料袋,刚放进两瓶洗衣液和几罐啤酒,袋子就变形了。还有顾客反映这种可降解塑料袋太软,不像普通塑料袋有韧劲,很容易破损。

  线上平台——仍提供一次性塑料袋

  在采访中,也有部分消费者并不看好塑料制品禁限令的效果,他们反映目前做得好的都是一些大品牌商超和餐饮企业,小商贩、小餐饮落实情况不容乐观,这些“盲区”需监管部门时常检查督促。同时,许多集贸市场、菜场,以及盒马鲜生、叮咚买菜等线上平台(非餐饮)在这一轮未被强制要求禁用一次性塑料袋,他们在打包外送商品时仍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

  虽然有规定要求餐饮打包外卖服务禁用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但由于平台无法强制要求在线商户禁用,饿了么、美团等订餐平台上仍有不少餐饮商户“我行我素”。元旦假期,记者通过饿了么、美团等平台订了5份外卖,有4份外卖仍用不可降解塑料袋打包,提供的勺子等餐具也还是塑料的。

  威海路上一家饮品店至今仍在用不可降解塑料袋打包外卖,店员称,店内还有大量此前采购的不可降解塑料袋,不用掉也是浪费。而且,考虑到可降解塑料袋成本高出不少,如产品不涨价、打包袋不收费,换用可降解塑料袋是笔不小的负担。但要贸然取消免费打包袋,门店很可能被消费者投诉。

  ■陈玺撼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评论
   第06版:生活·资讯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禁塑后如何应对“拿走”问题
天问一号春节前后接近火星 飞行里程突破4亿公里
第十届中国花博会5月开幕
临港新片区中运量T1线试运行
图片新闻
杨浦时报生活·资讯06禁塑后如何应对“拿走”问题 2021-01-05 2 2021年01月0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