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汤顺佳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进一步加快,阿尔兹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所引发的认知障碍问题愈发受到社会的关注。作为我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上海于2019年率先在全国启动“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试点”。
2020年,上海公布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试点项目第二批试点街道,杨浦区四平路街道“榜上有名”。四平路街道是杨浦典型的老工人新村集聚区,辖区内70%以上的住房房龄都在五十年以上,且老年居民比例较高,9万余常住人口中,除去同济大学的2万余名师生,剩下的居民中有近40%超过60周岁。
日前,四平路街道和同济大学老龄语言与看护研究中心合作,正式启动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试点。
从“掉落的第一片花瓣”切入治疗
据最新研究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群中,患有各类认知障碍的人数超过1500万,轻度认知障碍整体发病率超过了15%,80岁以上老年人中的发病比例接近25%。
有人将认知障碍患者身体功能的衰退,比作花朵的“凋零”。而掉落的第一片“花瓣”,通常是语言功能:张口忘词、口齿不清、说话偏题……
“老人出现认知障碍症状后,本人和家属都会将其视为年龄增长带来的正常‘副作用’,殊不知这是一种病症。因此,家属的第一反应是让老人尽可能待在家里,不要出门,减少他们遇到‘危险’的可能性。”同济大学老龄语言与看护研究中心秘书长黄立鹤,同时也是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对语言学颇有研究。他表示,其实,认知障碍老人闭门不出,断绝与外界的沟通,反而会加剧病情恶化。
2019年,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项目在上海的28个街镇实现首批试点,次年第二批又新增50个,其中,以语言功能为治疗首要突破口的,四平是头一个。项目中,四平路街道向同济大学老龄语言与看护研究中心购买服务,由研究中心的专业力量进行实地操作。
记者了解到,研究中心将开展三方面干预:认知健康知识普及、认知评估社区筛查、认知干预照护培训。其中,筛查过程主要有向社区家庭发放MMSE量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oCA认知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语言能力相关量表等三方面电子量表,初步判断对象的精神状态。对于老人的语言功能受损情况,将进行重点考量。“比如,老人说话能不能说清楚,能不能准确表达,会不会突然忘词,这些都可能是认知障碍早期征兆。”
从“语言”着手筛查,也从“语言”切入治疗。早期识别和认知干预,是改善当前老年人认知障碍、改善语言衰老现象的关键因素。利用语言活动进行认知干预是目前国际上老龄化程度高的发达国家采用的前沿方法。
“国外有一个著名的‘修女实验’,对美国一家修道院里的600多名退休修女进行研究,发现她们的大脑和常人一样,随着年纪增长而受损,但其中相当一部分脑损伤患者没有表现出记忆缺陷。也就是说,更多的语言学习、团体活动和生活习惯等因素,可能对增强人体认知保护有效。”黄立鹤表示,他们将为认知障碍老人开展一系列“非药物治疗”,包括认知能力、运动能力、情绪管理、语言课程、艺术兴趣等多方面训练,如手指操、八段锦、绘画、手工、声乐等,通过鼓励老人走进社区,多与人交流,一起做做游戏、跳跳操,尽可能激活老人的语言功能,延缓病情发展。
为家属的心打开一个“泄洪口”
伴随着老人出现意识混乱,甚至丧失自理能力,照料认知障碍老人,是一个充满艰辛的过程。24小时全天候陪伴、喂饭、帮助洗澡、帮助排泄……老人家属承担着身体、精神双重压力。
同济大学老龄语言与看护研究中心的社工们将为老人家属开展照护培训,提升他们的照料能力、支持能力、预防能力。“如何为老人进行基础护理?”“怎样与老人进行有效沟通?”针对这些问题,社工们会开展专题课程、讲座等,为家属答疑解惑。
此外,缓解家属的心理压力也是一大重点。黄立鹤表示,在一些情况比较严重的认知障碍家庭,家属长期处于精神紧绷的状态,容易产生情绪积压。项目将建立家庭支持中心,提供照护心理压力疏导,为老人家属的心开一个“泄洪口”,帮助其舒缓不良情绪。
与“多年老友”开展“习惯性”合作,火花依然耀眼
相比其他试点街道与企业、社会组织达成合作,四平是唯一一个与辖区高校建立合作关系的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试点街道。其与同济大学的往来早有渊源。
2005年,街道与同济签署街校共建协议,正式拉开了双方合作的序幕。此后,各类项目陆续开展:鞍山一村的“哆来咪”楼翻新了,阜新路上的“口袋花园”建成了,金安居民区从“零车位”到限时共享同济大学的车位……四平路街道相关负责人孙莉敏表示,和同济的合作已有16个年头,近乎成了一种“习惯”。本次和同济大学合作,也是基于多年来对其专业力量的信赖。“一直以来,四平好比同济的‘试验田’,为师生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实践空间,而同济就是四平的‘专业队’,为社区设计改造等事务提供技术支持。”
而本次合作同样如此。不仅四平获得了同济老龄语言与看护研究中心的社工服务,研究中心也通过基层排摸、调查,获得了社区老年认知障碍方面的数据样本,有助于其后期建立信息“智库”。
目前,同济大学老龄语言与看护研究中心已为四平的认知障碍老人初步制定了活动计划表。知识科普、社区筛查等行动于4月正式开始。
据介绍,同济大学老龄语言与看护研究中心成立于2017年。研究中心针对老龄化及语言蚀失等问题开展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及社会服务,积累了基于语言资源促进个体积极老龄化、开展认知干预的丰富经验。成立以来,研究中心在开展理论研究的同时,还积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开展了上海社区认知障碍公益服务,面向老年人群开展了认知障碍方面的科普宣传、认知评估与筛查、干预训练等工作,帮助老人改善认知能力,努力建立“预防-干预-照护”三级预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