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 文
身体有恙,去医院就诊。上自助机插入医保卡,按提示步骤一番操作,挂上专家门诊,拿出手机打开支付宝二维码,对着扫码器“滴”一声,挂号费支付成功,获取机打门诊号,就医第一步挂号完成。免去了冗长的排队,芟繁就简。
来到了专家门诊室前,门口电子显示屏标注专家姓名、职称,就诊病人序号,姓名中一字用“*”表示,人性化地保护了病人的隐私。看正在就诊的排列序号,对照自己的,就知道很快即可轮到了。
进入就诊室,医生问诊后仔细检查,在电脑上刷医保卡打出诊疗单,要我去抽静脉血,并告知:检测费已从医保卡中扣除,抽完血可直接回就诊室,无需在那等候领取化验单。如此这般操作,省却了以往先到窗囗排队付费和抽完血拿化验单等候的时间。一旦化验结果出来,将同步传输到电脑,医生只需看显示屏就能知晓化验的各项指标数据,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
我这个马大哈曾不止一次拿着化验单取号静候准备抽血,经过漫长等待终于轮到我了,医生插入医保卡告诉我还未付费,顿时傻了眼,这队也白排了,无奈返回付费窗口排队,那感觉就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只能心里郁闷!另外抽完血等化验单结果需半小时也挺熬人的。如今这番操作,真是想病人所想,事半功倍。
再次进入就诊室,不一会儿医生在电脑上看到化验结果,便可对症下药。趁着这当口与医生闲聊了几句,我问道:“前些日子在电视中播出一条新闻,说是患者就医后,可直接用手机二维码对着医生电脑的扫码器上扫一扫,即可付款成功,是这样吗?”医生回答:“可以,不过你有支付宝吗?需通过支付宝支付。”听后我不解地问:“若我医保卡里有钱,是否还需用支付宝?”医生回答:“甲类药可在医保卡中支付,乙类药则需部分自费。”
闻言领悟,我迅速拿出手机打开支付宝二维码,对着扫码器支付完毕。
起身离开就诊室,颇感刃迎缕解、神清气爽,心想拿着处方笺到窗口取药即大功告成,整个就医过程行云流水。
兴冲冲下楼直奔取药处,见三个取药窗口用阿拉伯数字分别写着:1、2、3,究竟我该上几号窗口取药呢?仔仔细细查看处方笺中并未注明,一时没了方向。走到护士台询问得知:发票上标有窗口取药号码,要发票需到“挂号/收费”窗口打印,我瞅着移动缓慢的长长的排队人群,无可奈何排到末尾。
排队时心中觉得憋屈,药款已付,只为知晓取药窗号,仍需排队,不合情理。前面所有环节畅通无阻,无懈可击,最后一环出现如此状况,匪夷所思。其中必有隐情,一时茫然无解,怏怏不乐离院。
不久陪妻子到该院就诊,我将上次就诊的经历与疑惑向医生咨询,医生二话不说,随即打印出妻子就诊处方笺后,又打印出《诊间结算收费凭条》,上面清清楚楚写明了取药窗口号,一目了然,看来整个就医过程环环相扣,并无任何瑕疵,此刻的我一切都释然了,真是好事多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