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结界”的强大不仅在于科技赋能,还有各社区的一线“城区运行保障人”也在为“结界”赋能。所谓“应急”,应在难处,急在平时,此次的台风“烟花”虽来势凶猛“不易冷”,但人心常热,保障服务常在。
■高靓 王歆瑜 张允允 申佳琦
提前部署科学调度,如遇极端情况还有“PLAN B”
五角场广场是五角场地区重要的人行交通枢纽,这里有地下通道五处及下立交泵站,五角场广场分别与悠迈生活广场、百联又一城、万达、苏宁、合生汇相连通,是五角场地区防汛防台的重点部位。
7月22日上午,记者在五角场广场看到,工作人员加紧清理环廊一圈阴沟中的杂物,以防堵塞,造成大量积水。移动潜水泵、防汛专用沙袋、麻袋、铁锹、雨鞋、雨披等防汛物资均已准备齐全,广场内也增派了巡逻人员,加大了巡查密度。“我们成立了防汛抢险小组,如遇预警,会在形势危险地区重点值守、重点巡视。”五角场广场管理方负责人张浩说。
五角场广场的泵站内,工作人员也在时刻观测着水位,并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水利设施稳定运行。
社区内,物业工作人员也开始忙碌了起来。在大学路88弄,物业工作人员已在居民区作好物资准备,并对小区泵房、道闸设备、监控系统、弱电门禁系统加强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在小区宣传栏张贴温馨告示、在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台风实时状态,提示居民出行安全。“已安排好值班人员24小时待命,如居民家里有漏水进水情况,我们工作人员会马上到位。”金枫物业创智坊物业服务中心经理杨成良告诉记者,小区内有好几台排污泵,如达到一定雨量后会自动排污。如出现极端情况,他们还准备了第二套方案,就是临时加装排污泵,防止雨水倒灌进地下车库。
“台风天来不得半点马虎”,“老房”有备无患
“台风要来了,注意关好窗户。”大桥街道94街坊于今年6月25日旧改生效,和很多二级以下旧里一样,房屋老旧,每到防汛防台季节,这里是重点安全检查的地块。连续两天,大桥街道新华里居民区工作人员对94街坊及周边商铺进行了防汛防台安全检查,内容包括居民区下水道排水、高空坠物等。
“现在大部分居民都已陆续搬走。”新华里居委会干部高敏告诉记者,虽然只剩下零星几户居民,但防汛防台工作一点不能松懈。
7月23日,居民李阿姨正在等待搬场车,“东西理好了吗?怎么打包的?防水做了吗?”高敏检查了居民家里的门窗和电线,叮嘱搬家的注意事项。
社区工作人员告知还未搬家的居民在强对流天气下要注意空调外机、花盆等物品,防止高空坠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避险意识,共同做好防汛防台工作,确保安全度汛。
“台风天来不得半点马虎,为防止外置物品坠落,我们建议能拆的尽量拆掉。”英佩保安公司的张波是94街坊的一名安保人员,当天正在现场协助居民拆外挂空调机,他告诉记者,要在台风来之前把能封的门和窗也都封掉,同时安排了安保人员24小时待命。
关爱常伴独居老人左右
“门窗要关好、有事打电话、尽量减少外出”……开鲁六村小区的独居老人一共有36位,居委会干部逐一上门拜访,挨家挨户地叮嘱台风天的注意事项。“台风马上来了,我们来看看您,阳台上花盆之类东西有吗?如果有,我们帮您搬下来。”7月23日清晨,开鲁六村的居委会干部走进了翟老伯的家。
翟老伯今年80岁,目前独自一人生活。“每年台风季,居委会干部都上门关心我们,今年也不例外,我生活在这里感到很放心。”翟老伯告诉记者。
“喇叭开得响一点,让大家要重视起来。”在走访途中,看见有的居民家花盆没有收好、衣架没有归位,居委会干部都一一指出。“我们今天也发放了宣传单给这些独居老人,这上面宣传单有我们的电话和物业的电话,以备不时之需。如需要买菜雨太大不方便出门,我们会尽力为他们提供帮助。”开鲁六村居民区党总支副书记牛聪骅说。
除了走访慰问,社区工作人员还积极与小区物业展开沟通,提前疏通小区下水道和阴沟,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积水,影响居民出行安全。
兼顾“头顶”安全与“脚下”安全
为应对台风“烟花”,延吉物业主动发力,积极做好防汛预防工作,确保其管理小区的度汛安全。
在新江湾城街道的尚景园,延吉物业针对小区的防汛防台工作进行预检、准备工作,切实做到防台防汛工作的“早谋划、早准备、早落实”的要求。尚景园物管中心专门成立防汛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在发生汛情时能够统一指挥、合理调度。
尚景园对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项目,扎实组织开展各类防汛安全隐患排查,查清“六大隐患”,包括重点区域暴雨积水隐患、高空坠物伤人毁物隐患、地下空间雨水倒灌隐患、坍塌伤人隐患等,并针对发现的隐患问题,开展了专项整治。
其中,针对汛期的雨水疏通,物业人员及时清理疏通雨水口、排水沟,并对车库、地下室排污泵进行检查,确保排水设施设备完好。针对高空坠物的危险,物业人员积极巡查、整修楼顶和楼墙面的危险物,并对住户进行宣传“对窗沿杂物进行回收”,确保住户们“头顶上的安全”。此外,物业备足了沙袋、铁锹、雨鞋等防汛物资,并对物资的存放加强管理,确保“用得及时、随时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