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劳动报 24日,上海新增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年前“摘星”无望……
不少网友留言:本来寄希望于28日就能“摘星星”,现在无望了;还以为28日能“摘星”回家了,现在只好老老实实去做核酸检测了……
再过几天就是除夕,不少人只能“带星”返乡,那么跨省出行要面临什么样的疫情防控措施?
记者咨询、查询后发现,多地对发生本土疫情地区居民提出“非必要不返乡”、暂不返乡的建议,一些地区要求居民在返乡之前报备,并对返乡者提出了核酸检测要求。
在此,劳动报提醒各位读者,跨省返乡不易,提前查询、致电家乡询问疫情防控政策,才是稳妥选择。
2022年春节出行有哪些要求?
1、了解目的地的风险等级政策
目前,全国共有18个高风险地区、80个中风险地区,涉及北京、天津、河南、陕西、上海、广东。
出行前,可以先打开微信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查看全国中高风险地区及各地最新防疫政策,做好相关准备。
据查,多地对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县(市、区、旗)人员严格限制出行。
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其他县(市、区、旗)人员非必要不出行,确需出行的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严格限制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县(市、区、旗),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其他县(市、区、旗)。
高风险岗位人员应尽量避免出行,确需出行的须满足脱离工作岗位14天以上,且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在所在单位报备。
2、出行前做好自我健康监测
出行前做好自我健康监测,若无发热和呼吸道感染等可疑症状,可正常返乡。
若出现异常或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按要求进行医学观察。
3、线上购票避免聚集
建议选择线上预订车票及其他和车票相关服务,减少人员聚集。
4、准备好个人防护用品
准备好返乡途中充足的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口罩、免洗洗手液、消毒湿巾等。
5、核酸检测证明48小时怎么算?
疾控专家表示,从科学上讲,核酸检测48小时阴性证明应该从采样之时开始算时间。报告时间与采样时间之间的时间差,可能会增加感染风险。具体计算方法应以当地要求为准。
6、行程卡带星号怎么办?
到访地右上角的“*”星号标记表示过往14天行程中存在包含中高风险地区的城市,并不表示用户实际到访过这些中高风险地区。如果行程查询结果有严重偏差,或查询不到行程,可联系所属运营商客服核查(电信10000/移动10086/联通10010)。
7、到达目的地后,怎么做?
按要求及时向所在社区(村)报备。
收集保存旅途中的票据。关注权威部门发布的疫情信息,若出行地疫情等级发生变化,应立即向所在社区报告。
做好个人及家人的健康监测,一旦出现发热、干咳、 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前往正规医院的发热门诊或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并如实告知个人旅居史,途中全程佩戴口罩,并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随身携带口罩,科学佩戴口罩,公共交通工具、电梯等密闭场所以及人群聚集的室外场所都要全程规范佩戴口罩。
总之,非必要不外出、不聚集、少串门、不扎堆、少聚餐、少走动。
■王嘉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