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技赋能,在传承中创新——
杨浦数字化美育“载”入“梨园梦”
  区教育局通过“五育融合”美育项目,引入“梨园梦”数字化美育教学资源平台,遴选出十所戏曲推广特色学校开展试点。这种将传统戏曲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重构了课堂形态,更架起了青少年与传统文化的桥梁。

  本报讯 演唱《贵妃醉酒》时咬字有何诀窍?穿上戏服表演,又和平时练习有什么不一样?在杨浦区铁岭中学的数字化京剧教学展示课上,通过平板装扮游戏、AI互动等新技术,学生们可以跟随名师学习唱腔、身段,更直观地感受京剧艺术的魅力。

  日前,“戏韵悠扬 传承创新”数字化赋能戏曲项目阶段性成果展示在杨浦区少年宫梦想剧场举行。

  此前,区教育局通过“五育融合”美育项目,引入“梨园梦”数字化美育教学资源平台,遴选出十所戏曲推广特色学校开展试点。

  “数字化资源的应用,改变了传统戏曲口传心授的单一教学模式,每个教学模块包含完整的‘教-学-评’过程,为师生提供了更多样化的教学和学习方式,这种将传统戏曲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重构了课堂形态,更架起了青少年与传统文化的桥梁。”现场,上海戏剧学院教授郭宇在点评中表示。

  爱翼幼儿园的萌娃们用稚嫩的童声演绎《戏韵唐诗》,将古典诗词与京剧韵味完美结合;齐齐哈尔路第一小学带来的《京韵流长》,通过现代京剧选段展现革命精神;许昌路第五小学师生共创的《元日·寻花》则创新性地融合了舞蹈与戏曲元素……在科技的推动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戏曲艺术进一步成为传承文化基因、提升学生审美素养和文化自信的有效载体。

  接下来,区教育局将继续以“三个坚持”推进戏曲教育工作:坚持育人为本。深入挖掘戏曲艺术中蕴含的家国情怀、文化自信等育人元素,将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创新驱动。进一步完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加强与高校、院团的深度合作,开发更多适合不同学段的示范戏曲课程,打造具有杨浦特色的戏曲教育体系;坚持协同推进。充分发挥校外教育单位的枢纽作用,积极搭建青少年戏曲交流平台,让更多孩子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成佳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
   第05版:评论
   第06版:文化
   第07版:健康
   第08版:专题
短剧出海,杨浦“蓄势待发”
杨浦数字化美育“载”入“梨园梦”
杨浦时报要闻·综合02杨浦数字化美育“载”入“梨园梦” 2025-05-15 2 2025年05月1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