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文汇报 6月25日是第十三个“全国低碳日”,在本市主场活动上,上海碳普惠平台上线“随申办”。记者在现场获悉,即日起,申城市民可以开通个人专属碳账户,通过地面公交、轨道交通、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纯电动乘用车等4种低碳场景获取碳积分,并兑换“真金白银”的福利。
在此之前,上海碳普惠平台进行了半年多公测,已有13万市民抢先开通个人碳账户,近300家企业开通机构碳账户,上线2个碳普惠交易品种,累计交易4万余吨减排量。
据市生态环境局介绍,碳普惠是指针对上海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绿色出行、能源节约、资源循环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等领域的减碳行为,基于公布的碳普惠方法学进行量化和赋予一定价值,并运用商业激励、政策支持、市场交易等方式,推动建立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的正向激励机制。
用户在“随申办”的“碳普惠专区”开通个人碳账户后,授权使用减排场景,就能在使用绿色出行方式的过程中被平台记录,自动累积碳积分。碳积分则可以在平台内兑换数字人民币、商品兑换券、商品满减券、IP周边等商品或服务。
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潘波表示,碳普惠的核心价值在于,它架起国家战略与市民生活之间的桥梁,让宏大的“双碳”目标转化为可感知、可量化、可参与、可获益的日常生活实践,期待未来有更多人参与。■张天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