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翻掌要稳,沉肩要松……”夜幕降临,杨浦文化艺术中心内,上海财经大学留学生穆罕默德正跟着非遗传承人王柱庆学习绵拳。9月,上海市民艺术夜校杨浦文化艺术中心分校2025年秋季班正式开课,全区设25个教学点位、53门课程。
杨浦高校资源丰富,上海约三分之一的留学生集聚于此。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留学生的生活?绵拳展现武学智慧,敦煌壁画线描技法传递古典美学……今年,杨浦分校推出全市首个“留学生定制班”,课堂还配备了翻译人员和志愿者,帮助留学生无障碍地理解教学内容。
穆罕默德之前接触过太极拳,在市民夜校第一次体验绵拳,他很兴奋:“中国文化真的很深奥。”
德国留学生莫里斯是市民夜校的“老朋友”,上学期报名了国画课程,这学期参加的是敦煌壁画线描技法课。在莫里斯看来,课堂上笔与纸面摩擦出的“沙沙”声、画出的一朵朵神秘而美丽的“宝相花”,都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别样温柔”,“中国传统文化让人着迷,千年前的艺术至今依然生动。”
“我们希望,这些定制课程让留学生沉浸式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杨浦文化艺术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除了“留学生定制班”,本次秋季班还涵盖了非遗、艺术、运动、生活美学等多个领域。不少课程将触角延伸至商圈、园区等多元空间,真正实现“艺术就在身边”。
百联滨江购物中心是今年新加入的教学点位之一,绒线钩织课上,年轻白领和退休人士围坐一桌,跟着老师学习针法。位于五角场的缘聚青年教学点内,茶艺品鉴初阶班弥漫着淡淡茶香。“以前白天上班、晚上上课,因为上课地点远,每次回家就很晚了。现在在家门口的商场里就能学茶艺,下课后早早到家,不会太影响休息,很惬意。”市民张女士说。
对于上班族来说,晚上的一堂艺术课已成为调节身心的良药。在长阳创谷工作的白领李女士,在园区内的杨浦区图书馆平凉分馆报了名。“我参加的是插花课,上课方便,下班后步行可达,既能满足我的艺术需求,又能缓解工作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教学点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开设线上日语班,让市民在家也能学习外语。此外,朵云书院·复旦管院店、沪东工人文化宫等一批教学点推出中国山水画、声乐、动物素描、爵士舞等课程,满足不同群体的个性化需求。
市民艺术夜校杨浦分校自开办以来,始终坚持以普惠性、公益性为原则,推动艺术教育融入市民日常生活。本次秋季班预计受益人次将达12300人。
“课程设计既要注重传统技艺的传承,也要兼顾当代生活的应用。”杨浦文化艺术中心工作人员表示,“比如发型设计、钩织、日语等课程,都力求贴近年轻人的实际喜好和流行趋势。”
未来3个月,市民夜校将持续点亮杨浦的夜晚,打造连接人与人、人与文化的美好空间,让“工作、生活、学习三不误”的愿景走进现实。■汤顺佳
图片由相关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