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城事·三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复旦大学邯郸校区第四教学楼完成修缮,同济大学一批现代化楼宇基地等基础设施逐步投入使用
新学期,“高颜值新地标”成为教学创新的实验场

  本报讯 本学期,复旦大学邯郸校区第四教学楼完成全面修缮,带着满满的黑科技与设计巧思,重新亮相。

  每排座位都配备电源插座、智慧教学一体机、在教室任何角落都能无感扩声的天花阵列麦克风、根据演讲者需求一键升降式的讲台、多处增设的无障碍设施……

  “四教真是完全大变样!”开学前,不少学生闻讯结伴前来探访全新的第四教学楼,回忆起以前在这里上专业课的经历,不禁感叹:“现在的条件太好了”“对于住在北区的同学来说,教室自习也更方便”……

  据介绍,本次修缮共改造5层26间教室、机房、视听教室,在新学期承担39个院系268门课程的教学任务。

  4208、4308是第四教学楼智慧化教学的“旗舰空间”。这里不仅是教室,还是教学形态创新的实验场——支持AI语音控屏、数字化板书同步录屏,OMO跨校区互动教学不在话下。师生可根据课堂需求,灵活重组桌椅、开展分组研讨、进行随堂测验。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四楼,复旦自研的对话式大模型MOSS以全息投影迎接师生的到来。这里是学校AI教育教学创新中心旗下的共创空间,汇集复旦最新AI4S前沿成果与AI大课优秀项目,旨在打造一个可观、可触、可共创的智慧聚场。

  作为实施“AI大课2.0”与“师生共创”理念的核心载体,该空间深度融合AI教学改革、本研融通培养与智能实验体系,依托未来学习中心、AI教创平台及算力系统,全面推动AI驱动的教学融通变革。

  课堂之外,第四教学楼的每处角落都藏着暖心巧思——每层均设公共休息区,倚靠窗边,绿意盎然,是自习与休憩的绝佳去处;公告栏贴满最新讲座与活动海报,一旁的电子大屏实时更新教室课表与使用状态,方便学生灵活安排自习与活动;每间教室不仅沿墙布设插座,连固定课桌也隐藏电源接口……

  这座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总面积4845平方米的教学楼,承载着无数复旦人的记忆,如今已成为复旦教育“新地标”。

  新学期,同济大学也有“重磅上新”。开学之际,学校一批现代化楼宇基地、食堂、宿舍公寓和道路景观等基础设施逐步投入使用,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同济学子。

  以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东区大楼为例,作为学校未来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承载地,这里不仅配备了先进的智能实验室,还建设了集图书馆、教室研讨室、报告厅以及行政办公区于一体的多功能校园空间,上课、科研“两相宜”,人文关怀与实用价值兼具,未来,将有无数可能在这里发生。■宗禾

  (综合自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
   第05版:评论
   第06版:资讯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艺术,持续点亮杨浦的夜晚
新学期,“高颜值新地标”成为教学创新的实验场
杨浦时报城事·三区03新学期,“高颜值新地标”成为教学创新的实验场 2025-09-16 2 2025年09月1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