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春运已拉开大幕,此时也是侵财类案件高发期。日前,记者联系了杨浦警方,对旅途中常见的7类诈骗陷阱进行剖析,以提醒广大旅客要加强防范意识,看好自己的“钱袋子”,安全返乡。
丢包诈骗
犯罪分子将报纸或其他纸张切成一百元面额人民币大小的一叠长方块,最上面放置一张百元大钞,用橡皮筋捆牢。瞅准下手目标后,在其附近故意丢失,一旦旅客将其拾起,他们就以“见面分一半”为由,套取捡拾者身上的现金或贵重物品。
典当“贵重物品”诈骗
犯罪分子持有假冒金表、金饰、美元等,以家中急需用钱变现为由,引人上当,一旦有旅客出重金购得,犯罪分子便立即逃离作案现场。
电话诈骗
不法分子往往在候车空余时间,借机与旅客聊天、套近乎,以老乡或热心人的面目出现,以帮找工作或合伙做生意赚大钱骗取信任,之后套取旅客的家庭电话和个人信息,随后,通过电话向旅客的家属谎称旅客乘车中受伤或生病,以谋利。
以未过有效期的中转签字票诈骗这类不法分子常将已到站同时未过有效期的中转签字票重新中转签字,之后卖给旅客,这种车票多数票面较旧,并且已被剪口,旅客要仔细检查,避免上当。
以短途车票变长途车票诈骗
这类不法分子将废票、短途票的日期、票价、到站、座别进行更改,使短途变长途,废票变成有效票,低价票变成高价票,然后以较便宜的价格卖给旅客。
以帮买车票为名诈骗
这类不法分子有的冒充旅客,假称自己有熟人能帮忙买到车票,骗取旅客的票款后伺机逃之夭夭;有的以帮买车票为诱饵,强行拉旅客住宿旅店,收取所谓的“订票费”;有的则装扮成购票者和旅客套近乎、称“老乡”,取得信任后,以帮买车票、照看行李等手段,骗取旅客的票款和其他财物。
以换票为由诈骗
这类不法分子多在候车室或进站上车时,冒充铁路工作人员查验车票和身份,骗取、调换旅客的车票,或冒充旅客以借看车票为名,偷换旅客车票。
人在旅途,平安返乡才是首要目的,杨浦警方在此提醒广大出行旅客,看管好自己的随身物品,提高防范意识,切勿相信“天上掉馅饼”,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