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意 文
在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南郊10公里天马村天马河的一个小岛上,长有一株硕大无比的树龄达380余年的古榕树,枝繁叶茂、遮天蔽日,枝叶覆盖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计15余亩)。树上常年栖息着几千只鹭鸶。其中白鹭清晨外出觅食,夜间归来。而灰鹭夜间外出,早晨返回。巨树周围漫天鸟群翱翔飞舞,蔚为壮观。据此后来巴金写了《鸟的天堂》一文,新会小岛因而也获得“小鸟天堂”的美名。其实上海理工大学校园(今军工路北校区)也是一处名副其实的小鸟天堂,只不过范围比新会小岛更加庞大宽广,空间更加高远辽阔。
走进校园,但见林木葳蕤,绿草如茵,鸟语花香。校园最大的特点是树多鸟多,不管你走到哪里,都会听到鸟儿的啾鸣声在你的耳边回响,都会看到鸟儿的身影在你头顶的上空闪过。有一次,在第一教学楼对面一块四面绿树环抱的空地上,一位外籍教师坐在木椅上休息,只见他面带诧异地转动他的头部,观看几只鸟儿在他的头顶上面不停地飞来飞去,这几只鸟儿叽叽喳喳地在高高的绿树之间忙碌地来回穿梭。这位外教一定在思忖,这里的鸟儿真多,本校校园真是小鸟的天堂啊。
关于鸟多,我身临其境,体会最深。三年多前,我还居住在理工大学家属区一幢六层楼房的六楼,每天清晨五六点钟,尤其是每年春节过后,都会有一阵阵“咕咕咕——咯,咕咕咕——咯!”悠扬柔和的鸟鸣声将我从睡梦中唤醒。我知道,声音是从楼顶的隔层中传出来的,那里可能有个鸟窝,离我的住房近在咫尺。听到这似近似远却如此温婉绵延,而且还带有几份悲哀凄苦的鸟叫声,我躺在床上也不免要思绪万千,浮想联翩了。莫非此鸟有什么不幸的遭遇?后来一位在农村长大的老同事告诉我,原来这缠绵悱恻、惆怅深沉的鸟叫声是一种叫斑鸠的鸟类发出的求偶情歌。斑鸠和鸽子为同科鸟类,不但体型相似,连鸣叫声也十分接近。此鸟大多因全身灰色羽毛间杂以白色斑点,因而名之,是我国南方常见的一种鸟。据说斑鸠不擅于筑窝,它们常常占据别的鸟类的巢窝为己有,或寻找现成的树洞或岩缝为自己的栖身之地。春天是斑鸠发情求偶的季节。孩提时候,我在安徽黟县农村常常听到这种鸟的叫声,不以为奇。如今在大城市的市区,在军工路理工大学校园里(家属区与校区连在一起,仅由透墙隔开),常常能听到斑鸠的鸣叫声,确实令我倍感亲切,兴奋异常,说明校园的环境优雅,生态环境特好,适合鸟类与小动物的生长。
孔子曰:良禽择木而栖。理工大学到处树密林茂,整个校园掩映在花草绿树之中。校园为鸟类提供了可靠的繁衍栖息之地。来此栖息的鸟类多达10余种,最常见的有斑鸠、白头翁、野鸽、麻雀等。据我们教研室的孙老师介绍,他曾看到有苍鹰与大雁飞来本校校园,作短暂歇息。
校园里,白头翁比较普遍,到处可见。此鸟学名白头鹎,体长18-20厘米,体型细长,全身披着灰黑色羽毛,而头顶枕部缀有一块白色羽毛,年龄越大,白色越显著,故俗称白头翁,为我国长江以南广大地区常见的一种留鸟,栖息于灌木与竹林之中。白头翁性情活泼温驯,与人类比较亲近。它们常常飞到草地上来嬉戏、觅食。有好几次,我走进草地,想接近它们,它们一般不会飞走。但每当我的身体近到几乎随手可及的时候,它们才“刷”的一声飞开了。
校园内,由于树多林密,加之几座食堂门口放置的不锈钢铁桶里,有的是冷饭剩菜,这就为校园里栖息的鸟类,甚至为某些小动物提供了部分食物来源的保障。好多年前,一个月色苍茫的夜晚,我晚饭后散步。当我刚经过动力馆东面一处灌木丛旁,冷不防一只皮毛金黄闪亮的黄鼠狼从我身边一闪而过。我立刻伸出双手,欲想将它逮个正着。说时迟,那时快,岂料那家伙早已窜进林子,逃得无影无踪了。另据同事孙老师回忆,几年前曾在新专家楼右侧三角形绿地树林丛中,多次看到有松鼠来回窜跳,令人闻后欣喜不已。更有甚者,早在2007年,那年夏天在原学生处办公楼底层左侧水沟里,居然还发现过两只小动物,身长同小金巴狗差不多,皮毛灰色,两眼外侧长有一圈类似熊猫一样的黑色皮毛,憨态可掬,十分可爱。那年整个夏天傍晚时刻,它俩常蹲在沟内。我几乎每天这个时候都要到那里去看望它俩。从外表看来这两只小动物胆子小得很,怯生生的,观看它俩时务必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我必须轻手轻脚,否则稍有风吹草动,它俩便会立刻溜进水沟边缘的洞内。不知什么原因,后来到了秋天就再也见不到它俩的倩影,也不知道它俩到哪里去了。此后有好一阵子我心里总是闷闷不乐,很不愉快,真为这两个可爱的小家伙担心呢。至于这两个小动物究竟属于哪一类动物,后来据家属区几位居民分析,它俩可能是狗獾的一种,因为此前在市郊佘山也发现过模样类似的动物。
理工大学校园内树多林密,因而鸟儿多,小动物也多。这里树木或密集成林,或绵延成片。大礼堂东侧有一片茂密丰腴的冷杉树林,足有四五个篮球场那么大。林间杉树一排排,一行行,挺拔参天,浓荫蔽日。新专家楼右侧也有一块三角形绿地,种满了香樟树、松树、雪松、水杉、广玉兰以及迎春、腊梅、月季、栀子等灌木,加上学校中央大道两旁种植的行道树香樟树和家属区种植的一排排绿树,从我家六楼阳台望去,这几片绿树连成了一大片面积不亚于一个足球场那么大的绿地,树丛中各种树木高大挺拔,耸入云天,密密麻麻、郁郁葱葱,壮观极了。这些树中大多数是常绿树种,一年四季,青翠葱绿。这大片大片树林好比是一叶叶硕大的绿肺,天天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新鲜的氧气,怪不得校园里的空气始终是那么的新鲜,那么的清纯。
在校园里成千上万棵大大小小的树木中,作为主要树种的香樟树不但四季常青,而且每年一到三四月份便要掉老叶长新叶,这段时间到处清香四溢,香满全校,香樟,香樟,香气袭人么。有关本校香樟树的数量,还在2007年的时候,当时我校有个大学生社团兴趣小组曾对军工路北校区生长的香樟树作过一次全面的普查与清点,发现在500亩的校园里(此后又有毗邻工厂的几十亩土地并入本校)共长有756株香樟树,其中最古老的一株已有130年树龄了,树干需要3、4个人才能抱住,可谓校园里的香樟王了。
本校这数以千计的香樟树大多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取代梧桐树而种植的,尤其是学校正门对着的中央大道两旁作为行道树的香樟树也是那个时候种植的,早已长得郁郁葱葱,浓荫蔽日了。如今人们走进上海理工大学校园,真好像来到了一个大花园,这里到处鸟儿啭鸣,鲜花盛开,理工学子能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中学习,真是太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