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五角场·文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沉淀生命

  ■嵇振颉文

  我们的生命之流中,难免会掺杂着很多杂质。我们是带着这些杂质无奈地前行,还是暂时停下脚步,让杂质慢慢沉淀下来?很多人都会选择前者,因为他们不愿意在生命中做出短暂的等待。但是,我更愿意选择后者,因为沉淀后的生命将更加纯洁,更接近人性的本真。

  曾听过一个故事:青年人汤姆失业后,心情顿时坠入了谷底。为了让自己尽早走出眼前的灰霾,他找到了镇上的牧师布兰克。布兰克将他带进一个古旧的小木屋。小屋内桌子上放着一杯水,布兰克问汤姆:“你觉得杯中的水清澈吗?”汤姆点了点头。

  布兰克继续追问:“这间小木屋很久没有人居住了,你看桌子上已经布满了灰尘,旁边还有蜘蛛网,为什么杯中的水这么清澈呢?”

  汤姆想了一会儿才回答:“灰尘已经都沉淀在杯子的底部。”布兰克对他表示赞同:“年轻人,你刚才的话已经解答了你目前遇到的困境。生活中的烦恼就如同空气中的灰尘,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不过,我们每个人对待烦恼的方式却可以决定我们的心境。如果你能像杯中的水那样,将所有烦恼沉淀到生命的角落,这样你的生活将充满阳光。如果你不断地振荡、反抗,即使很小的灰尘也会将你的生命之水搅得一片浑浊,影响你的情绪和生活品质。”

  沉淀的物理现象,大概小学生都能够明白其中的事理:由于水的比重较小,而泥沙的比重较大,于是泥沙随着地球重力的作用沉到了水底。不过,当这个原理转移到平凡的生活中,很多人就很难悟出其中的道理。生命之初,因为没有任何烦恼和忧愁,我们的生活就像水一样轻。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沙粒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我们的生命之河不再那么清澈。面对沙粒数量和质量上的增长,我们开始了自己的反抗。反抗的结果,并没有改变现状,河流愈发地浑浊,我们的搅动反倒给了沙粒更多肆虐猖狂的时机。这时,我们才明白,反抗只会增加烦恼与混乱。当我们停下来时,水渐渐地又恢复了清澈。

  不过,能停下来的毕竟只是人群中的少数,普通的芸芸众生始终在生活的烦恼中挣扎、彷徨。从整个生命历程的视角来看,大多数人经历的烦恼与苦难的数量与强度是差不多的。但是,为什么有的人脸上写满了生活的痛苦,而有的人的脸上却充满着阳光?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对待痛苦的态度不同。心随境转则烦恼常在,心能转境则无处不自在。如果能够将烦恼暂时放下来、让痛苦沉淀在我们的心底,不管最终痛苦是否会消失,她们都只能占据我们心里很小一片空间,那大部分的空间就会被幸福充盈。现实生活中,充满着各种诱惑,我们在匆忙中变得更加浮躁。为了实现我们所谓的“人生目标”,我们不停地压榨着自己,拼命地摇晃我们的生活,不留给自己片刻的宁静。我们的生活由此变得一片浑浊,眼前的幸福似乎也都带有了痛苦的成分。我并不是说不要有人生目标,在现实层面,我们应该积极应对、迎难而上。在心理精神层面,我们需要有一个梳理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像水中的沉淀现象。短暂的放下与停顿,会让我们恢复应对困难的理性,应对之策也就在不远处静静地守候着我们。

  让我们沉淀生命吧!让生命在运动中得以沉静,让心灵在浮躁中得以片刻宁静。把那些烦心的事当作每天必落的灰尘,让它们沉淀下来,用宽广的胸怀容纳它们,我们的灵魂兴许会变得更加纯净,心胸会变得更加豁达,我们的人生会更加精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专题·科协
   第06版:社区版
   第07版:今日殷行·综合
   第08版:专题·残联
   第09版:专题·招聘
   第10版:五角场·文苑
   第11版:评论
   第12版:市民文化节
校园里的小鸟天堂
汗里藏着金
沉淀生命
诗抒胸臆
教师之歌
亭亭玉立
杨浦时报五角场·文苑10沉淀生命 2013-03-26 2 2013年03月2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