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天下·社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龄孤独症患者救助亟待社会接力

  据新华社孤独症目前还是一个无法治愈的疾病,其患者需要终身被照顾和养护。对于早期患儿可以得到家庭的悉心照顾,而那些已经成年的孤独症患者,却无法回避一个现实:父母逐渐年老,他们该怎样面对社会?大龄孤独症患者的救助问题正在凸显。

  孤独症患者需要有尊严地生活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或孤独性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行为刻板重复等。据中国残联2009年的不完全估计,我国15岁以上的孤独症患者超过350万人。

  谈及大龄孤独症患者救助的紧迫性,孤独症社会性康复教育专家甄岳来提到了两个“零”:孤独症的孩子长大后靠自己独立生存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如果社会不接纳这些长大的孤独症孩子,有的孩子之前所作的学前康复训练的效果就会退回到零。

  “但是我们面对的现实是,大龄孤独症患者从学校出来基本都只能待在家里,很少有单位愿意接收他们和正常人一起工作。”北京康纳洲孤独症家庭支援中心负责人邹文说道。

  邹文回忆起他们中心碰到的一件事,曾经有一家企业迫于外界压力接纳了一位有工作能力的孤独症患者,但企业只同意每个月给800元的生活费,就是不同意他去上班。

  “这不是我们要的,孩子需要工作,要通过劳动才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同时是一位15岁孤独症患者母亲的邹文很无奈。

  中国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孤独症委员会主任委员温洪说:“由于孤独症患者本身存在行为问题,以及安全、管理成本等问题,企业很难直接接纳他们。而对于大龄孤独症患者,政府的职业培训和就业支持目前还比较缺乏,相关社会救助体系也不完善。”

  孤独症患者救助亟待社会接力

  专家指出,在我国,孤独症患者早期阶段,家庭承担了巨大责任,往往是“一人治病,全家致贫。”而等到患者父母老了,照顾不动的时候,社会救助的重要性就一下子凸显出来。

  年近60的姬盛敏,儿子是重度孤独症患者,今年31岁,至今没有任何自理能力。姬盛敏现在每天要上班工作,白天孩子由退休的丈夫照顾。“一会听话一会闹,什么都干不了。”姬盛敏特别矛盾,“现在我们岁数大了,如果社会不管,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专家指出,无法为大龄孤独症患者提供相应的工作岗位,只是现有社会救助体系缺失的一环。“对于孤独症患者来说,从早期康复训练到上学、就业,每个环节都要依靠社会制度来保障,但目前他们的家庭还无法获得完善的社会支持。”甄岳来说道。

  从孩子六七岁起的20多年来,姬盛敏曾送孩子去过培智学校等各种治疗机构,但孩子的能力一点都没提高。“一些机构没有针对自闭症的特殊教育,一些私人机构也不规范,说没钱了就解散。”

  甄岳来说:“对于重度的大龄孤独症患者,依然需要24小时陪护,不仅整个家庭生活质量下降,关键是父母的能力和精力已经跟不上了。”

  社会救助体系建设需各方努力

  事实上,大龄孤独症患者的救助问题是各国普遍现象,国外已经探索出一些应对经验。比如在日本,对于大龄孤独症患者有一种救助模式,建立庇护性工厂,然后孤独症患者由正常人带领一起劳动,按能力来分工,使孤独症患者在正常人辅助下以半社会化方式参与劳动。

  甄岳来介绍说,中国也有家长自发解决孤独症的就业与养护困难,但这只是民间行为,如果没有国家政策的保障,孤独症的就业安置、成年养护、财产托管都会存在隐患。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解决,还是要从民间个体行为上升到国家行为,需要国家给予法律和政策的保障。

  一年前,邹文和其他的孤独症患者家长联合起来,创立了侧重于救助大龄孤独症患者的民间非政府组织——康纳洲。目前康纳洲正在探索一种救助大龄孤独症患者的模式,开办了西点烘焙班和电脑班,已经有30多个孩子在那里进行学习。

  邹文说:“现有的烘焙班、电脑班远远不能解决问题,我们盼望越来越多的人去复制这种模式,帮助大龄孤独症患者有能力自力更生。但作为家长联合成立的康纳洲,同样面临着资金短缺、专业人员不足的问题。”

  作为康纳洲的工作人员,同时也是一名孤独症患者母亲的施丹认为,应该让社会的各方力量参与进来,鼓励有动力去做这件事的人和机构,针对患者家庭的需求有所发展,并提供相应的帮助。

  对于像自己儿子一样的重症孤独症患者,姬盛敏则建议国家应该办一个封闭式的托养机构,分成不同类型,让孩子在里面安居乐业,直到终老。

  ■张舵于小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天下·社会
   第05版:时尚·悦读
   第06版:生活·资讯
   第07版:生活·健康
   第08版:焦点·图说
图片新闻
大龄孤独症患者救助亟待社会接力
城市用水排水与治水不可断流
开通专题网页引导青少年低碳文明祭扫
注重思想引领 推动科学践行
公示
杨浦时报天下·社会04大龄孤独症患者救助亟待社会接力 2013-04-04 2 2013年04月0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