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春困“走”为上策
踏青郊游,呼吸新鲜空气。新鲜空气中负离子含量较多,可补充细胞的负电荷作用于人体神经末梢感受器,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改善大脑皮质功能,同时行走时肌肉有节奏地舒张与收缩,间接驱动了血循环,使脏器新陈代谢处于最佳状态,消除疲劳,振奋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气温升高,应逐渐减少所穿衣服,以减少末梢血管舒张。养成定时作息习惯,清晨早起,加强锻炼,以促进和改善血液循环,提高心脏收缩功能,使大脑得到更多的血液供应,改善人体对氧气的利用状况。
消除春困最好是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普拉提、瑜伽、太极拳等锻炼形式。这些运动能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增加机体和脑部供氧。例如普拉提能锻炼普通有氧运动难以锻炼到的身体部位。久坐造成的肩痛、腰酸或是肌肉不适等问题,都可以通过普拉提来改善。
春天乍暖还寒,进行有氧运动时强度不宜太大。可以选择每周3次进行快步走,每次30分钟,步频控制在每分钟60-80步。此外,再结合瑜伽、普拉提、太极拳,起到活动关节、放松肌肉、缓解身心疲劳的作用。
上班族按摩小妙招学起来
食疗和运动更注重平时,并不能应急,特别是上班族、开车族,必须集中精力,需要快速、健康的方式“对抗”春困。适当的头部按摩能起到很好的醒脑作用。将手指合拢,指尖轻轻按在太阳穴上,以顺时针方向转6次,再以逆时针方向转6次。
将双手并放在额头上,以排列整齐的手指指腹,从眉心中线开始轻轻向两侧按压,一直到达太阳穴,重复做6次。
以双手四指指腹,从后脑枕骨开始,用轻而深的向上螺旋动作按摩头皮,逐渐往上走,一直按摩完整个头部。感觉头皮已经放松,消除紧张感即可。
将两手盖住两耳,手指放在脑后,左右两手的手指要尽量靠拢,接着用四指像弹钢琴一样弹打后脑勺,心里默数36下。
最后,做“梳发”动作。方法是将双手十指微屈,由前额发际将头发梳往脑后,一面梳理头发一面摩擦头皮,重复此动作至少10次。
此外,可用手或按摩棒对腿部内侧进行敲打,以自觉局部皮肤微微发热为度。
下肢内侧是脾经所分布的位置,在中医学的认识中,脑的意识有赖于脾脏所升发的阳气的滋养。春季湿气比较重,而脾脏喜燥,最怕的便是湿气。当人体正气不足时,外界的湿气便可以乘虚而入,困阻脾脏,导致人体内气机运行不畅,不能上行到达头部,这时,人便会觉得特别疲倦。而通过对腿部内侧线的敲打,在脾经的穴位上产生一定的刺激,令体内的气机恢复正常,从而达到缓解春困的目的。
7种美味食物赶走“瞌睡虫”
香蕉
香蕉被称为“高能量的食品”,含有极易为人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同时还富含钾。钾在人体内能够帮助维持肌肉和神经的正常功能,但它不能在体内储存很多时间,人在剧烈运动后,体内的钾会降得很低。研究表明,钾过低会导致肌肉疼痛,心律不齐、反应迟缓等,而吃几根香蕉则可补充钾的不足。
草莓
草莓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而维生素C有助于人体吸收铁质,使细胞获得滋养,因此多吃草莓能使人精力充沛。
金枪鱼
在高蛋白质的鱼类中,金枪鱼含有丰富的酪胺酸,酪胺酸在人体内能帮助生产大脑的神经传递物质,使人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
燕麦片
有人发现,早餐中纤维素含量高的话,就不会有饥肠辘辘的感觉。营养学家为此解释说,纤维素能使消化的速度放慢,持续不断地向血管供应碳水化合物,使人体源源不断地获得能量。燕麦片是一种富含纤维素的食物,能量释放缓慢而又均衡,可使人体血糖水平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因而不会很快感到饥饿且精神饱满。
豆类
铁质是产生人体能量的主要介质,它承担着向人体器官和肌肉输送氧气的重要任务。因此,如果人体内缺乏铁质,就会导致贫血,使人感到头晕,乏力。虽然猪肝和瘦肉是铁质的最佳来源,但经常吃一些赤豆、黑豆或黄豆,也能起到补充铁质的作用,并能有效地改善疲惫、无力的状况。
菠菜
菠菜中含有女性比较容易缺乏的矿物质——镁。女性每日摄入的镁如果少于280毫克,人就会感到疲乏。镁在人体内的作用是将肌肉中的碳水化合物转化为可利用的能量。
脱脂酸奶
许多妇女在经期前后会感到乏力嗜睡。一项研究表明,多吃含钙丰富的食品,如脱脂酸奶等,可以明显改善这种状况。如果每天吃3小杯脱脂酸奶或两大杯牛奶,就可使腹痛、疲乏、心情烦躁等症状有所减轻,因为钙具有缓解肌肉紧张、调节内分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