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对中国人的姓名发生了兴趣,于是开始关注我的亲朋好友,邻居同事等人的姓名。我发觉名字不仅凝聚着父母对孩子的情意,有时也能体现出时代的特点。
有位亲戚生了5个儿子,大儿子出生时正值抗战胜利,父亲将前4个儿子姓名的最后一个字依次取为“胜、利、和、平”,通过取名,表现出自己的喜悦之情。
据我所知,新中国成立初期,“建国”、“国庆”、“建新”等名字大为流行。抗美援朝时出生的孩子叫“抗美”、“援朝”、“卫国”、“卫民”的不乏其人。大跃进时期叫“跃进”、“耀华”、“振华”的不胜枚举。
我婆婆大名“金真珠”,她生病住院时病友说:“阿婆你的姓名真好,个个很值钱”。据我婆婆说,她虽然出生在很平常的家庭,但父母只生了哥和自己兄妹两个,因为孩子少,父母很宝贝他们,对他们关爱有加。
婆婆93岁高龄过世后,我每年都会去扫墓,今年偶然发现邻近一个墓碑上一个已逝老太的名字叫“金银多”,真是无独有偶,我既好奇又无语。
姓金,名字容易与财富发生联系,我还多少可以理解,但没想到姓花也居然能表示钱财多多,我小外孙有一个玩伴叫“花不完”,我问我女儿:“这是小朋友的大名吗?”女儿回答:“是正式姓名。”
为孩子取名往往隐喻着父母的理想追求。我女儿的名字叫“明一”,因为她是一月一日出生,日和月组成一个明,我们为她取名“明一”意思是明天追求第一。现在重名的很多,我上网查了叫“明一”的,至今没发现重名呢!
当然,不是所有父母都会为孩子取名大费苦心。有的家庭孩子多,父母干脆以孩子排行为名,省事又方便记忆。我妹夫说他原来的姓名叫“王小三”,因为他是家里第三个儿子,后来上学了才改了名字,现在家人有时还会叫他“小三”。我还听说过“张小二”、“薛家五”等名,估计都是家长按照孩子排行起名的。
前一阶段我看了一部喜剧电视《我家有喜》,主人公姓“白”,共生了4个女儿。前三个女儿的名字分别叫金喜、木喜、水喜,生第四个孩子时希望是个儿子,结果又是女儿,于是干脆起名叫“白欢喜”,读来有些滑稽,为孩子取名,居然成了父母发泄情绪的一种途径。虽然剧情是虚构的,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之中也可能有类似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