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慢阻肺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如何发生的?怎样才能防控这些疾病?这些在平时很难向市民解释清楚的科学问题,却在计算机三维动态图像的帮助下,变得浅显易懂。
5月20日,由市卫计委、市爱卫办、市健康教育所主办的上海市健康大讲堂,特邀原副市长左焕琛教授走进上海开放大学国际会议中心,为市民解析人体奥秘,普及健康知识。
生命如何起源,神经系统的兴奋如何传递和反应,心脏怎样搏动,免疫系统如何抵御外界异物和细菌入侵……左焕琛现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解剖组胚系和数字医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她通过一系列三维动态图像,为市民剖析人体奥秘,分享科学性和实用性兼具的现代健康养生知识。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结构、环境的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蔓延,亚健康人群规模不断扩大。如何采取有利健康的行为,提高生活质量,追求健康的人生,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左焕琛指出,生活方式、外界社会、生态环境影响、遗传因素以及医疗保障都是影响人体健康和寿命的重要因素。
左焕琛还为市民防治慢性病“支招”。她表示,通过对自身机体的认识,提高对慢病发生和防治的知晓率,保持心理平衡、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戒酒等健康生活方式,即可预防减少慢病的发生与发展。“只要努力做到健康生活每一天,相信就能达到健康益寿的目的。”
此外,由于该讲座同时还在东方网进行直播,左焕琛还在讲座中回答了市民现场提问和东方网网民的直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