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时报周末·旅游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追寻历史记忆发现杨浦之美(一)

  编者按:杨浦具有“三个百年文明”,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杨浦是上海产业工人集中的地区之一。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党的不少早期领导人和革命家多次深入杨树浦地区开展革命斗争,留下了丰富的史料和旧址。据统计,全区12个街道(镇)共查明革命遗址89个,其中重要机构19个、重要事件23个、各类学校23个、纪念设施24个,其他遗址11个。现在,就请读者跟随本报一起踏上发现杨浦的旅程。

  公交三烈士塑像

  公交三烈士塑像原位于四平路1230号(上海巴士一汽公司),建造于1985年,于2009年搬迁至淞行路377号(上海巴士汽车公司国江停车场),占地面积100平方米。

  2009年,因巴士一汽公司搬迁至国江路停车场,对“三烈士”塑像进行了重新塑造,并在“三烈士”英勇牺牲60周年之际举行迁建落成仪式,正式列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陈望道铜像

  陈望道铜像位于邯郸路220号复旦大学校园内,建立于1996年,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

  复旦大学望道路一侧,有一片草坪,陈望道的铜像便坐落在这里,它是著名雕塑家李开渠的“封笔之作”。复旦大学90周年校庆时,由继任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先生提议从文科图书馆大厅移至这里。

  尹景伊烈士塑像

  尹景伊烈士塑像位于四平路1239号(同济大学学生运动纪念园)内,建造于1985年5月,占地面积100平方米。

  尹景伊(1905-1925),字希农。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张家厂头村人,“五卅”惨案著名烈士。

  尹景伊是同济大学革命学生运动史上杰出的英雄。为了让烈士的革命精神代代相传,同济大学的共青团员和青年学生集资建造了尹景伊烈士塑像。在1985年“五卅”运动60周年时,举行了尹景伊烈士塑像的揭幕仪式。

  孙中山铜像

  孙中山铜像位于清源环路650号(上海体育学院)内,建造于2009年4月,占地面积500平方米

  孙中山先生是杰出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深受海内外华人尊崇。为纪念他的丰功伟绩,旧上海市政府曾于1933年在现上海体育学院行政楼北广场树立了一尊孙中山先生铜像,1937年11月淞沪抗战中后期,市政府大楼被日军侵占,孙中山铜像被日军推倒,后又盗运去日本,仅留存部分台基。

  2009年4月,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中共杨浦区委、杨浦区政府与上海体育学院共同商定重建孙中山先生铜像。铜像由著名雕塑家、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张海平教授负责制作。铜像高3.2米,花岗岩基座高3.6米,铜像整体还包括12件0.8米宽的铜鼎。

  邱少云烈士塑像

  邱少云烈士塑像位于黄兴路1980号(少云中学)内,建造于1995年,占地面积100平方米。

  邱少云(1926-1952),革命烈士,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在一次执行潜伏任务时,不幸被敌人燃烧弹击中,全身被火焰燃烧,但邱少云为了不暴露目标,影响整体战斗部署,始终趴在火中,纹丝不动,直至光荣牺牲,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整场战斗的胜利。

  上海市少云中学创建于1948年,1958年为纪念抗美援朝烈士邱少云而易名,同年在校内建成邱少云烈士塑像和纪念室。

  本版内容由区委党史研究室供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报周末·旅游
   第03版:时报周末·生活
   第04版:时报周末·悦读
   第05版:时报周末·资讯
   第06版:时报周末·健康
   第07版:时报周末·文苑
   第08版:时报周末·焦点
追寻历史记忆发现杨浦之美(一)
杨浦时报时报周末·旅游02追寻历史记忆发现杨浦之美(一) 2013-07-13 2 2013年07月1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