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疰夏”先防“空调病”
陈英群介绍,“疰夏”是夏季以食欲下降为典型症状的“季节病”。很多年轻白领主动或被动过于寒凉,上班整天处于空调环境,一进家门又习惯性打开空调,以延续白天的凉爽。殊不知长时处于空调环境中,室内空气污浊自不必说,对人体的危害可导致产生多种“空调病”,如头痛、关节炎、腹泻、痛经、感冒等。“有些人在夏季白天没精神、晚上睡不着,无精打采,不想吃饭只爱吃冷饮、喝绿豆汤等,医院检查各项指标均正常,基本可以列入‘疰夏’范畴。”
空调使用不当除了导致上述“空调病”,对大脑也有所伤害。空气里含有的负氧离子能抑制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缓解大脑疲劳。而空调房间大多空气不流通,时间一长,室内空气变得污浊。由于此时空气中的氧气被大量消耗,负氧离子含量下降,而呼出的二氧化碳浓度又大大增高,就容易使人头晕、记忆力减退。
另外,人长时间处在空调环境下,呼吸不到新鲜空气,会造成大脑缺氧,如果室内外温差过大,人受到较强的“热冲击”和“冷冲击”,脑部血管频繁扩张和收缩,就容易引起头痛。
陈英群认为,室内外温差不应超过6℃。每3至4小时,应关闭空调机,打开门窗,让室内外空气彻底流通,然后再闭门开机。人应当尽可能远离空调机,避免冷风直接吹到身上。在空调间应适当添加衣服,少穿短裙短裤,关节部位可以酌情加盖毛巾,或在座位底下放个垫子,坐久了要起身走动走动,以增加末梢血管的血液循环。
女性朋友务必要注意下腹部保暖,这样能减少寒性痛经等妇科疾病的发生。建议女性朋友们随身包袋中常备至少一条丝巾,以备不时之需。
如何和“疰夏”说拜拜
解除“疰夏”的最好方式是靠自我调整与自我保健,陈英群建议可从饮食、起居、心理、锻炼等多方面进行调理。
饮食:
膳食应尽量多样化,多食新鲜蔬果是总则。常食绿豆粥,可解热毒、止烦渴;荷叶粥、薄荷百合粥、菊花粥等对夏季风热感冒者较适宜;一些营养丰富、新鲜味美的凉拌菜,再加些蒜泥、姜末、食醋及辛辣调味品,既可增强食欲,又能预防肠道传染病。在此推荐几款药食两用汤(粥)及夏日饮品。
荷叶冬瓜汤
嫩荷叶1张,鲜冬瓜500克(洗净切块),煮汤,加盐,服饮。用于疰夏口渴,嗜卧倦怠患者。
鲫鱼参椒汤
活鲫鱼1条(去内脏,洗净),党参3克,胡椒5-7克,桔皮6克,生姜10克,塞入鱼腹内,加盐,文火煮汤,服食。用于疰夏脾阳不振、面色少华、大便溏薄患者。偶尔少量进食辣品,有助于刺激味觉、增加食欲。
茅根鸭块汤
鸭块200克、冬瓜100克,茅根50克。先将茅根加水煮汤约20分钟后捞起去渣,此汤煮鸭块及冬瓜,加调料煮至酥熟为度。其主要功效在于益气生津、清热消暑。
芦根绿豆粥
芦根100克,绿豆30克,粳米60克,芦根煎汁30分钟后捞去渣,将绿豆、粳米加入慢慢熬成粥。其主要功效在于清暑养胃,生津止渴。
莲子山药粥
莲子(去皮心)50克,茯苓50克,山药50克,共研粉末,每次30克加水调糊状,文火煮熟,加白糖。每日2次。用于疰夏心烦食少,腹泻患者。
五味枸杞饮
五味子、枸杞各100克,浸泡于1500毫升水中,煎汤后代茶频饮。此饮补肝肾阴虚,可有效防治疰夏。
西瓜蕃茄汁
用西瓜肉1000克,蕃茄500克,用绞汁机分别取汁,若无绞汁机,亦可用干净纱布绞汁,随意饮服代茶,有清热解烦,生津开胃,利尿助消化的作用。
此外,亦可以焦大麦或决明子、菊花、橘皮、山楂等用开水冲泡代茶,或常饮金银花露以清热解暑。
睡眠:
通常,夏天是我国多数地区的人们感觉最难熬的季节,稍有不慎,高温带来的疾病就易发生,因而夏季又被人们称为“苦夏”。夏季昼长夜短,人的睡眠会减少,即便身强体壮的人,在连日的高温里也难免睡不好、吃不香、没精神、易烦躁等现象。有失眠症状的人则更易加重,甚至辗转难眠。
若夜晚不能早睡或夜卧不安,上班族应尝试在中午进行适当的午休,午睡虽然时间短,却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有助于人们清醒头脑,就算花10多分钟打个盹也会让你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倍感精神。
提高睡眠质量是最好的美容良方。
锻炼身体:
适当进行健美操、游泳、跑步、跳舞、瑜伽等,可提高身体素质,改善内分泌和新陈代谢,对调节植物神经余体温都有较大益处。
心理调适:
在夏季要保持心情轻松愉快,避免过于激动和紧张,不可动辄发怒。医学研究表明,人在安静时,能量消耗减少,心跳变慢,呼吸平稳,肌肉松驰,血压、体温相应下降,作为“疲劳素”的血中乳酸盐也明显降低。所以,所以,保持恬静的心境、保持恬静的心境、稳定的情绪,稳定的情绪,可以使神经系统处于宁静状态,可以使神经系统处于宁静状态,从而增强机体适应炎夏的能力。从而增强机体适应炎夏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