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一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无惧高温尾气 只愿市民平安回家

  ■郑潇萌 张维维 刘瑾

  自从进入7月以来,申城7月上旬平均温度达到31.6℃,就目前来看,未来上海还将持续高温,甚至最高温度都在37℃之上,大有直冲“最热七月”的势头。当市民纷纷躲进空调间时,还有很多人由于工作性质,依然坚守在烈日下,其中一支队伍就是被戏称为“马路吸尘器”的交通警察。

  姓名:金海波

  年龄:43岁

  性别:男

  执勤岗位:翔殷路中原路路口 

  7月15日早上8点,正值上班高峰,区公安分局交警五中队的金海波已经在岗位上站了一个多小时,额头上挂着一颗颗豆大的汗珠,衣服也皱巴巴地贴在身上。金海波的岗位比较特殊,经由翔殷路隧道来往浦西浦东的车辆都要经过这里,从早7点到晚7点岗位上都不能断人,所以金海波最少还有三个半小时才能回到食堂匆匆吃两口饭,休息一会。 

  当被问起夏天执勤的感觉时,金海波笑了,用沙哑的声音说:“这个岗位已经站了快15年,每年都是这么过的,有时候温度太高,帽子戴久了就头晕,在旁边静静站一会也就好了,正常的生理反应而已。”边说还边从执勤摩托的储物箱里拿出冰镇矿泉水递给记者,“队里会给我们在冰箱里准备矿泉水和盐汽水,早上我就带出来,一个上午总要喝上个两三瓶,降温就靠它们了”。 

  接受采访时,金海波的眼睛也不忘盯着路口,随时监控着路况,对于乱穿马路的行人,他总是很无奈:“有时候我看着真是危险,他们自己还一点不觉得。”趁他上前制止行人乱穿马路的间隙,记者将矿泉水又塞回到他的摩托车储物箱。

  姓名:金耀华

  年龄:50岁

  性别:男

  执勤岗位:黄兴路周家嘴路路口 

  记者见到二中队交警金耀华的时候,他正守着两辆刚刚发生碰擦的电瓶车,头顶没有一点遮挡物,皮肤被火辣辣的太阳晒得黝黑。“电瓶车发生碰擦,事故双方说不清楚经过,只能送鉴定后判定责任。”金耀华说。记者劝他去树荫下避避暑,金耀华却摇了摇头,“我要是站得远了,事故处理车过来的时候就不能一眼看到我了。” 

  室外气温接近40摄氏度,金耀华还穿着长袖制服,戴着白手套。记者不禁疑惑,穿长袖难道不热吗?“热,一年比一年热,但我对阳光过敏,一晒就发湿疹,只能穿长袖。白手套嘛,打手势的时候司机能看得更加清楚。” 

  又过了大约十分钟,事故处理车在金耀华的指引下准确地停在了两辆电瓶车前,他一边说明车辆受损情况,一面又忙着把电瓶车装上车。事故处理车辆开走后,金耀华才松了一口气,扭了扭腰,他笑着跟记者解释说:“我年纪大啦,总是站着对腰椎也不好,活动一下。”

  姓名:乔梁

  年龄:30岁

  性别:男

  执勤岗位:黄兴路国顺路路口 

  “晚高峰过了就能吃晚饭了。”7月15日下午五点,四中队乔梁被庞大的车流围在马路中间,用乔梁的话来形容被尾气热浪包围的感觉,就是像烧烤的调料被吸入鼻腔,干燥又难受。交警的工作也是靠天吃饭,乔梁说他反倒喜欢雨天,虽然执勤很不方便,但是没有灰尘,尾气也会少很多,相对舒服一点。 

  乔梁的蓝色制服背面总是带有白白的盐花,他对此显然已经非常习惯了。乔梁告诉记者,最长一次他连续站了7个小时,从岗位上下来后,就觉得耳鸣恶心,一天都没吃饭。“每天8小时是最起码的,难受也是肯定的,但既然已经站上了执勤岗位,那就好好站。” 

  看着来往车流稳定了,乔梁才到路边用矿泉水匆匆抹了把脸。“我这边靠近五角场,留学生、游客比较多,如果执勤时精神面貌不好,就影响了上海警察的形象。”在这位“80后”的心里,除了责任,还装着一份必须与制服相匹配的荣誉感。 

  谈到最大的心愿,三位受访交警不约而同提到希望市民能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道路畅通无阻,所有人都能顺利、平安回家。

  记者手记

  目前,杨浦区公安分局交警支队下属共有9个中队,总计287位交警。翔殷路中原路、黄兴路周家嘴路、江浦路控江路等重点路段在早、晚高峰配备两名执勤交警,为市民出行排堵保畅。每天8小时以上的执勤考验着每一位交警的体力和耐力。 

  遵守交通规则、安全出行,除了是为我们自己的生命负责,也是对顶着烈日、挂着汗珠疏导交通的民警最好的回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报周末·旅游
   第03版:时报周末·美食
   第04版:时报周末·悦读
   第05版:时报周末·资讯
   第06版:时报周末·健康
   第07版:时报周末·文苑
   第08版:时报周末·图说
无惧高温尾气 只愿市民平安回家
报头
杨浦时报一版要闻01无惧高温尾气 只愿市民平安回家 2013-07-20 2 2013年07月2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