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4日,寓意着“爱你一生一世”。当天清晨,我慕名来到了这条女诗人张烨笔下劝说人们“若落单,请绕行”的马路——甜爱路,寻觅爱的足迹。
甜爱路南起四川北路,北至甜爱支路,长约526米。1926年(民国9年)筑,名公园靶子场路,因与千爱里相通,又称“千爱里”,抗战胜利后,起谐音改称“甜爱路”。她是鲁迅先生晚年经常散步的一条小道,也是张爱玲笔下男女主角邂逅的最佳地点。关于甜爱路,还有一个美丽而古老的传说:相传这里原叫田家宅,曾住着一个财主。财主有个女儿,芳名田爱,从小就知书达理,聪慧过人,长大后更是才貌双全,家喻户晓。而田宅里有一个放牛的小伙,名叫祥德,聪明能干,还做小姐的陪读。他和田爱两小无猜,日久生情,最终成就了一段爱情佳话。
甜爱路已经走过了几十个春夏秋冬,却依然保持着静谧妩媚的姿色,这里没有过多的商铺,道路两边是整齐而挺拔的水杉。道路的一侧有一面由二十八首中外著名爱情诗篇组成的“爱情墙”。“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得光亮。”(徐志摩的《偶然》)、“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席慕容的《一颗开花的树》)……这些美妙的诗句,正在将爱的真谛娓娓道来。这时,一对满头银发的老夫妇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们驻足在爱情墙前,轻声朗读着王维的诗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是一幅唯美的画面:阳光透过水杉的缝隙,洒落在他们的身上,若隐若现,满头的银发在轻风中缓缓飘动,似银辉在空中飘旋。我主动上前,与他们打起了招呼。在简短的交谈中,我才知道,几十年前,他们就是在这里相知相恋,而今,在这个充满着寓意的日子里,重回故地,重温那段刻骨铭心、甜蜜无比的爱情。他们微笑的表情和亲切的话语,让我已然看到了那段幸福的时光。其实,很多老一代上海人的恋情故事都是在这条长度仅数百米的单行道上铺就而成的,这其中包括我的父母……
当我送上祝福,告别两位老人后,再次回望这条马路,不经感慨万千:甜爱路是小的,以至于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条路的位置,就像我刚来那样;甜爱路是短的,以至于来往的路人几分钟就能将它走完;但甜爱路却又是上海最“甜”的一条路,因为她不知留下了多少人甜蜜爱情的美好记忆,让人驻足留念,回味无穷,就像那对相守一生的老夫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