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9月13日,区教育局召开2013年杨浦区“学生健康促进工程”暨新一轮“健康校园”建设推进会。
2003年,上海市启动中小学校“健康校园”建设,重点推进学校健康教育工作。2011年3月,本市统一部署和实施了“学生健康促进工程”,以项目任务为抓手持续推进中小学“健康校园”建设。通过前三轮的努力,本区校园健康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学校健康工作基础夯实,“三室”(卫生保健室、心理辅导室、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室)建设基本达标,区域学生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健康服务的网络运行架构初步形成,“学生每天校园体锻一小时”基本落实,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逐年上升,学生快乐、健康成长的校园氛围逐步形成。
2013年-2015年作为一个新的周期,主要将围绕管理平台建设、健康课程体系建设、健康实践研究、以评促建四项重点内容,完成促进学校协调发展、实现学生体质达标、形成校园健康文化、提升师生健康水平四项主要任务。
记者了解到,通过3年的建设,本区将探索学校体育、卫生、心理工作整合与管理的有效模式,初步建成定位合理、功能完善、效能优化的区学生健康发展中心;校内建立学生健康发展处,不断提高学校健康工作管理水平。同时,通过区校联动、多元构建,建立“1+1+X”体系,即1项区级普及项目、1项校级特色主体项目、X项学生体育社团项目,并在3年内,设计更多契合学生实际的区本课程,合理开发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根据计划,到2015年,本区将实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校校有体育特色”,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达标合格率达90%,优良率达40%,“示范食堂”学校达30%,心理健康教育合格校达100%,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持证上岗率达100%。
《2012年杨浦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分析报告》显示,本区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上保持了近几年一贯的上升态势。2012年参与测试的学生体质健康综合评价及格率较2011年递增近5%。此外,肥胖筛查率得到控制,自2011年控制住上升趋势后首次出现下降态势,但值得注意的是高中段学生肥胖筛查率略有增加。根据测试结果,《报告》给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工作建议,为新一轮“健康校园”建设提供了参考。
当天的会上,小学“阳光运动驿站”试点项目和区学生健康服务中心筹建项目启动,“医教结合——区学生健康管理信息平台”专家志愿者团队和体育学科德育课题协作组成立,《生命树》健康教育区本教材首发。会议还表彰了2010-2012年本区“学生健康促进工程”先进学校,开鲁幼儿园、齐一小学、上理工初级中学、中原中学作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