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9月初发生在中远两湾城群租房二房东殴打业主事件,把沪上长年以来的群租乱象暴露在聚光灯下。据悉,目前,杨浦的新江湾城地区尚处于建设开发阶段,生活配套设施还在逐步完善,许多业主购买房屋后未入住而选择出租,大量空置的房屋易变成群租房源。针对这一问题,政府职能部门采取了哪些举措来维护社区的安全和谐?
今年已整治群租户61户
记者从新江湾城街道综治办获悉,由于新江湾城地理位置毗邻五角场商圈,周边又有复旦大学、上海财大等高校,求学者、餐饮业服务人员、建筑工地装修工人、小摊小贩等,成为群租房的承租主体。
有了市场的“刚需”,在利益驱动下,二房东就通过擅自改变房屋结构增加房间,超限度容纳租客取得翻倍的租金,但却不承担风险,是其中的最大获利人。去年5月,记者曾跟随参与过街道综治办会同公安、城管、房办等相关部门的一次专项群租综合整治,在政立路687弄东方锦园,一间群租房往往要被分割成8、9间甚至更多的“单间”出租,仅保留一个卫生间作为公共使用。群租造成了消防、治安等诸多安全隐患,同时也破坏了小区的环境卫生,干扰邻里正常生活,居民们怨声载道,反响强烈。
为确保社区综合安全和整个区域的稳定和谐,新江湾城街道从2011年底以来在辖区内开展了群租房综合整治工作。今年起截至9月初,街道共计综合整治群租户61户,拆除小隔间385间,清退承租人员610人,消除了一批因群租带来的各类安全隐患和影响。
难以根治是因利益驱动
但街道综治办主任胡和平也向记者表示,虽然街道的群租整治工作一直不间断在开展,但始终难以根治,回潮现象也相当严重。以政立路505弄新江湾佳苑为例,去年曾一举清掉78户群租户,但在新老物业交接的几个月过程中,群租现象马上又“死灰复燃”。
城市房租的上涨,客观上让这部分有需求的承租人成为高房价面前的“弱势群体”。事实上,在一线从事群租整治的工作人员在做这件事情时“心里都不是那么舒服”,与业主、二房东、群租客都打过交道的胡和平表示:“跟租客聊得是最多的,一般以他们平均两三千元的收入,确实难以负担高额的房租。但这点上我们也只能表示理解、同情,对群租听之任之,就是工作上的失职了。”
当然,群租问题之所以难以根治,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利益驱动,群租在业主、中介、二房东和租房者中已经形成一条牢固的利益链。而在整治过程中抵触情绪最大的,是其中获益最多、已经形成利益群体的二房东,他们甚至能在一处群租房整治时带着群租客进行“整体搬迁”。“所以我们是希望在法律和制度上能对二房东这个群体有个约束。”胡和平表示。
防止回潮须建立长效机制
业内人士指出,对群租的整治需要做到疏堵结合。记者了解到,本市也曾有地区通过改造老厂房,向来沪务工人员出租的先例,但知情人士透露,疏导的量实在太大,难以为继。
新江湾城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目前阶段,街道还是坚持“抓源头、抓重点、抓长效”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居委、业委会、物业和社区民警“四位一体”的作用,一旦发现二房东擅自变更房屋结构,进行隔间的苗头,即通过业主公约进行制止,或报告相关职能部门,从源头上遏制群租的发生;针对流动人口多、入住率低的小区,各部门依托大联动机制,保持群租综合整治的高压态势;另外,专项综合整治行动在短时间内清除群租问题是有效的,但要防止群租回潮,必须建立长效机制。
另外,该负责人也建议,根据市政府2011年68号令规定,房地部门是本市房屋租赁管理和处罚的行政主管部门,公安部门负责居住房屋租赁的治安管理和人口信息管理,群租房还有较大的消防安全隐患,对相邻住户及整个小区环境卫生影响较大,建议相关具有执法主体资格的单位或部门进一步加大执法管理处罚力度。通过事前与事中的综合治理方式,将预防与惩罚结合起来,有效提升管理效果,从源头上遏制群租现象的发生和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