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时报周末·悦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两座古村落的“对话”
《塞北、江南古村落对比研究》 刘媛 陆阳 中国文史出版社

  《塞北、江南古村落对比研究》,这是来自山西、江苏两位年轻人刘媛和陆阳合著的一部社科专著,他们在这部专著中,以他们所熟知的山西大同新平堡和江苏无锡礼社两个古村落为样本,从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读来颇有新意。

  由于自然条件、风土民情、文化背景的差异,我国各地传统村落的类型、样态异彩纷呈,各具特色。山西古村落里的院落大都青砖灰瓦,气派大方,这不仅与当地的建筑材料和气候相关,也与其历史上的生产生活背景紧密相连。本书研究对象之一的新平堡,马市在明代历史上有重要地位,富足的商业家族大规模建造大院和商铺,这些建筑极其壮观,在我国古建筑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与此所不同,江南一带的水乡古村落浑然天成,多以青瓦白墙、临水而居为主要特色,本书另一个研究对象礼社,作为在悠久吴文化熏陶下造就的带有典型地方特色的江南古村落,则为研究古村落提供了另一组珍贵的范本。

  每一座古村落,都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往往有整套的建筑风格、生活配套以及文化习俗。走进古村落,考古学者会看到文物,文化学者会看到“非遗”,建筑学者会看到楼阁,民俗学者会看到节日,宗教学者会看到崇拜,而普通人众则会体味到恬静、温馨,那是与喧嚣的都市不可同日而语的雅致……作为“记录历史的活化石”,历经千百年传承,每座古村落都蕴藏有海量的历史文化信息。

  当前,为古村落的保护作研究,是当前社科界面临的一大课题。《塞北、江南古村落对比研究》的出版,为这方面的研究增添了一部力作。正如陆阳在该书序言中所言:古村落的对比研究,可能是国内的“第一”。

  综而述之,该书具有以下特点:首先,突破了单一的研究方法,从社会学、人口学、民俗学等相结合的角度,“综合性、跨学科”地对两个村落的经济发展、社会生态、文化内涵等各种元素进行充分的比对;其次,尽管选择的研究对象是两个最基层的村落,但两位作者并没有一味地囿于此,而是宏观与微观相结合,从感性到理性,从广阔的视野中进行各种理性审视和对比研究;第三,突破了“物”的研究视角,扩大到古村落所在的社会和自然环境,继续扩大到各种异同背后的人文底蕴,进而扩大到古村落的发展方向和前景,并给出相关的建议。

  著名学者冯骥才说过:“古村落是中国文化的根植所在,保护古村落就是保护中华民族的历史。”然而,随着快速城镇化和新农村的高速发展,古村落却在迅速消亡。报道称,目前我国有230万个村庄,依旧保留与自然相融合的村落规划、代表性民居、经典建筑、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村落还剩下两三千座,而在2005年统计时有约5000座,7年间消失近一半。在今后的岁月间,能否守住古村落这个“最后的家底”,却仍然是个未知数。

  确实,如果不抓紧采取措施,很多古村落可能人们还没来得及认识,就要失去它们了。——这并非危言杞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陆阳和刘媛的探索和研究颇有价值,可以说是为古村落的保护做了一件好事。

  (来源:新华读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报周末·旅游
   第03版:时报周末·悦读
   第04版:时报周末·资讯
   第05版:时报周末·健康
   第06版:时报周末·专题
   第07版:时报周末·文苑
   第08版:时报周末·艺术
两座古村落的“对话”
独到的分析视角和工具
悦读汇
杨浦时报时报周末·悦读03两座古村落的“对话” 2013-12-14 2 2013年12月1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