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灶就是供应阿拉街坊邻居热水的小店,跟现在的纯净水供应站差不多。从我拎得动热水瓶格辰光就晓得,喝开水到老虎灶去打一热水瓶回来就可以了。老虎灶一直是阿拉屋里厢每天要去格地方,以前在上海煤气还没有普及,老虎灶是阿拉上海交关人家的一种依靠。揩面汰浴吃茶,家里热水用光了,大家就会选择到老虎灶花几分洋钿泡一热水瓶开水。
老虎灶是以其形状而得名,因烧水处的炉膛口开在正前方,似一只张开大嘴的老虎,灶尾有高高竖起的烟囱管,就像老虎翘尾巴,因此上海人很形象地称之为老虎灶。老虎灶灶面上有三只深的烧水锅,三只锅中央有一加煤孔,烧水锅和烟囱之间还有两只积水锅,积水锅内烧的是半开的水。居民泡开水时,工作人员左手将一只带长木柄的铁漏勺插在热水瓶口上,右手则用带长木柄的铁舀水勺,将开水倒入漏勺下的开水瓶中。在我的记忆中,二勺半铁勺的水,就可将水瓶“泡”满了。后来出现了一种由白铁皮打成炉体的经济炉,炉前有两个放开水的龙头和温度表,用龙头放开水减少了工作人员的体力,是一种进步。
每天清晨,天还未亮,就有喝早茶的茶客断断续续地来了,他们多数是老虎灶里常常见面的“老户头”,彼此相识,喝茶时嘎嘎三胡,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国家大事、鸡毛小事,奇谈怪论、流言蜚语是应有尽有。到了夏天,老虎灶的门口会放上一块木制的招牌“清水盆汤”,上海人就知道,这家老虎灶可洗澡。凡设“清水盆汤”的店,门口都放有长条桌,桌上有脸盆,盆内有干净的毛巾,桌旁有大水缸,缸内有热水。洗完澡的客人,可在此洗脸、洗头,店中有布帘遮挡,布帘内洗澡用的长浴盆,说是长浴盆其实就是大木桶。若要洗澡,老虎灶的人就会拎来一大桶高温热水,倒入你所指定的浴桶中。水之所以要高温,是因为有的洗澡客要烫脚,然后根据自己对水温的要求,掺入相应的冷水,坐在大木桶里舒舒服服洗澡了。
现今,老虎灶已成昨日影像。但在上海的发展进程中,便利居民日常生活的老虎灶,功不可没。在老虎灶吃茶、听故事嘎三胡,不仅仅是上海风情,也有街坊邻居的和谐之味。喜欢老虎灶其实是对以前街坊邻居和和睦睦生活的一种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