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时报周末·文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都市之冬

  ■徐春望 文

  11月7日“立冬”,都市没有动静;11月22日“小雪”,都市仍然没有反应。上海这个都市的高楼大厦数在全球100个大城市中居第六,凭借千百个顶天立地的钢筋水泥屏障,难道能使老祖宗的历法不灵光了?离“大雪”为期不远时,也是该冷不冷,就在我说不正常时,冬天突然发威,长驱直入都市各个角落。

  那天傍晚,灰白色天空,龙吟虎啸般的北风席卷而来,尽管那千百个钢筋水泥屏障没心没肺,可此时的太阳已“日脚淡光红洒洒”了。最敏感的生灵,平时飞上飞下的小麻雀等鸟儿,早已躲得不见踪影。马路两旁行道树法国梧桐,只见那密密麻麻叶子从姿势歪斜的树枝上纷纷跌落,化为成千上万只姿态各异的蝴蝶飘飘荡荡地落在人行道上,远望宛如一块黄色叶形图案地毯。这种季节性的都市特有流动景观,吸引许多路上行人驻足欣赏。突然,又一阵北风甚嚣尘上,行人连忙用手捂紧滑雪衫的衣襟离开,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正如俗话“穷在债,冷在风”。凛冽北风不仅像刀,更似水一般柔软的针,直钻人的衣缝隙,扎骨头,让人感到骨子里冷。

  冷是冷,但不太冷。照例说今夏经历了暴热,今冬难逃奇寒。可随后几天,都市气温又回升了,是不是那千百个钢筋水泥屏障的余温没有散尽,还是因为其他都市因素,谁知道?反正天气又在回暖。身穿棉衣外罩镶嵌黄条蓝外套的环卫工人一天到晚把地上的垃圾连同落叶统统扫掉;摩天楼里的白领此刻正紧张地汇总本年度各种数据撰写年终总结报告;销售厂商也正启动稀奇古怪的创意筹划轰轰烈烈的折扣促销;学校的年轻学子正在老师的讲授下力争把阅读课本内容的剩余部分学掉;所有人都在冲刺,趁着四季之末的冬天到来之际,像写作文一样,写出好开头也想好结尾。

  而天总是阴晴不定,北方强冷空气不断南下,使都市顷刻变得冷飕飕的。可一忽儿气温又上升,没多久又下降,就这样气温持续反复拉锯,趋势越来越冷。这说不定预示,冬天要来个“大雪飘飘似鹅毛”的下马威,或有个“未若柳絮因风起”的杀手锏?冬天变化莫测地折腾着,为的是加强巩固“江山一笼统”。

  天冷了,人身上自然全副武装御寒,唯脸颊露出被朔风刮红。冻红的脸颊,却掩不住眉宇间的喜气:GDP增长在预定空间,经济结构调整发展顺当;收入丰厚,年终奖奖金或许已打进上班族的银行卡里;钱袋鼓鼓的成千上万农民工买到返乡车票;大中小学校开始放寒假;老年人的养老金继续提高;“嫦娥”揽月,“玉兔”探月……好消息一个接一个,激励人们再接再厉,放飞梦想。国强民富,都市繁华,南京路、淮海路、四川路、徐家汇、五角场等地人头攒动。人山人海的力量,使都市之魅更迷人。就在这寒冷日子里,有假期和无假期的西洋大节与传统佳节纷至沓来。露天广场上,昨是圣诞树,今为生肖马。摩天楼内,张灯结彩、灯火辉煌,摩肩接踵的内外游客在灿烂灯光里流连忘返、通宵达旦。五彩缤纷的商品、食品,琳琅满目,令消费者目不暇接、眼花缭乱。人们不知疲倦,三五成群,或休闲,或交谈,或选购,尽情享受“血拼(Shopping)”的乐趣……

  户外虽非冰天雪地,但“薄霜不销桂枝下”,万物皆入冬宜藏。梧桐、银杏、水杉等落叶乔木树枝上枯黄卷曲的叶子全脱光,成了都市里的一株株“裸树”;桂树、香樟、冬青等常绿乔、灌木为抗寒,枝上树叶增厚,色泽加深。“裸树”枝干向上,张牙舞爪地,仿佛抗议冬天的冷酷,绿树附和。所有树梢和向上枝头的凹凸处有埋芽,蓄势待发。严寒下蕴藏的勃勃生机,正是都市发展的正能量!至此,我想起英国诗人雪莱一句脍炙人口名言:

  “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报周末·形象
   第03版:时报周末·图说
   第04版:时报周末·悦读
   第05版:时报周末·资讯
   第06版:时报周末·健康
   第07版:时报周末·文苑
   第08版:时报周末·艺术
古樟魂
忆江南
游森林公园
“陪野蒙蒙”
栾树争艳
加油
都市之冬
那年圣诞节
杨浦时报时报周末·文苑07都市之冬 2013-12-21 2 2013年12月2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