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环保岂是嘴上功夫

  ■吕中正

  号称整改到位的地方还有企业冒黑烟污染环境;自诩为“现代化、环保型”的河南某电力企业,居然长期超标排放污染物,在环保部的通报中被公开点名。像这样一边打着环保旗号,一边弄虚作假的现象,人们称之为穿上“绿马甲”。

  类似的“绿马甲”现象,不是我国特产。在发达国家也有不少企业穿着“绿马甲”野蛮生长,故有专门的词汇“漂绿”(Greenwashing),专指某些公司或项目借由绿色环保之名蒙蔽公众,背后却别有所图,甚至是与环境保护南辕北辙。在我国,去年6月环保部开出了4.1亿元罚单,19家企业因脱硫数据造假被处罚,这些受罚企业中就不乏宣称脱硫设备先进、享受国家脱硫电价补助的电力企业。现实生活中,号称是“世界优秀自然保护支持者”的家居公司上了环保部重点环境污染黑名单;一些耗水量大的所谓的清洁能源项目,竟然在水资源匮乏地区匆匆上马;一些跨国集团进入中国市场后,执行着双重标准,环保停留在嘴上。这样的“绿马甲”企业,就是黑心企业。

  为何有企业热衷于穿“绿马甲”?原因是这种“挂羊头卖狗肉”之举能给企业形象贴金。这些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入,越来越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明显戴有污染帽子的企业很难受到地方政府欢迎,而穿着“绿马甲”的企业则能获得更多支持,甚至经济上的补助。此外,公众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一些可能污染环境的商品遭冷遇,打上绿色标签则能获得好销路。

  如今,被称为“史上最严”新环保法赋予环境监管部门“金箍棒”,要是违法企业再想用“绿马甲”蒙混过关,必将被严厉的处罚迅速打回原形。   (来源:人民日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评论
   第06版:生活·悦读
   第07版:生活·资讯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增强忧患意识致力国家安全
言论观点
对付老赖法律不能打白条
潜在的风险
环保岂是嘴上功夫
石头剪刀布,科学超越常识
杨浦时报评论05环保岂是嘴上功夫 2015-01-27 2 2015年01月2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