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消费者王女士近期将一件女式风衣送到离家不远的洗衣店洗涤,几天后消费者去取衣时发现袖子、口袋等多处被洗坏,与店方交涉。双方因在赔偿金额问题上无法达成一致,投诉至区消保委。
区消保委受理后,立即与消费者联系,消费者告知送去时衣服是完好的,洗涤后发现多处涂层脱落,已与洗衣店交涉过,店方同意赔偿洗衣费的10倍130元,但消费者认为衣服已无法穿着,要求赔偿300元。
店方认为既然协商无果,就让消费者去专业机构检测,按检测结果处理,如洗涤有问题,店方承担检测费和按行业协会赔偿规定赔偿,反之将不予赔偿,并明确表示不接受赔偿300元的诉求。
区消保委再次与消费者取得联系,告知商家的处理意见和相关的行业规定,消费者同意去检测。但事后消费者因近期工作较忙,没有时间去检测,最后又要求协商解决,表示接受商家最先提出的赔偿130元。但这次,店方却坚持让消费者送去检测。区消保委指出了店方在收衣时不认真检查,操作不规范,要引以为戒,店方最终接受了调解。
区消保委提醒消费者,在洗涤衣物发生纠纷时,要理智处理,必要时可把衣服送到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用事实说话,确实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店方在收取洗涤衣物时一定要认真检查,不要因业务繁忙而忽视检查,这样在发生纠纷时就不会无据可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