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从座机的“猜猜我是谁”,到短信的“恭喜你中奖”,到QQ的“请把钱打到某账户”、再到微信的“海外代购商品被扣”……近年来,“一不小心”,电信诈骗也升级到了“3.0版”。
今年以来,本市电信诈骗案件发案数呈上升趋势。4月10日,四平路街道联合公安等部门,围绕近期高发的电信诈骗案件开展“防范电信诈骗集中宣传活动”。
“凡是以公、检、法或其他行政部门名义打电话说您涉嫌犯罪,要求把钱汇到‘安全账户、调查账户、指定账户’或要求开通网银索要密码的,一定是电信诈骗。”活动现场,社区民警现身说法,为市民防范电信诈骗支招。此外,有奖竞猜、文艺演出、案例展示、现场咨询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也让市民进一步了解到电信诈骗的多变性和危害性。
据统计,今年1-3月,四平地区共接报电信诈骗12起,同比上升20%。
四平路派出所民警梁波介绍,当前活跃在社会上的电信诈骗形式有近30种,且新型诈骗层出不穷,令人防不胜防。最常见的就是冒充公、检、法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银行、电信工作人员进行诈骗,其他常见形式还包括刷卡消费、电话欠费、购车退税、各类中奖、低息贷款、虚假绑架、生病或车祸、“到我办公室来一趟”、救灾捐款等。
警方提醒市民:凡接到陌生电话、短信、微信及上网交易信息时,要做到不听、不信、不转帐、不汇款,立即拨打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