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大地绿旗映夕阳红
——记杨浦区委组织部离休干部 袁桂芳
袁桂芳是一位参加革命工作近70年的老同志,离休前曾担任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机关党工委书记的职务,现任区委组织部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
多年来,袁桂芳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公益活动,一次次慷慨解囊,助弱扶贫,成为发挥余热、造福桑梓、老有所为的楷模。2010年,汶川发生大地震,她在关键时刻,率先伸出援助之手,在单位和社区捐款2000元,还动员身边的亲朋好友尽心尽力支援灾区,她鼓励自己的家人克服个人的“小困难”,分担国家的“大困难”。
她关注社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2000年6月,她所居住的五环居民区成立了区属离休干部联谊小组,袁桂芳被推荐为小组的负责人,很快把关心下一代工作纳入小组的工作计划。从2002年起,袁桂芳组织号召离休干部联谊活动小组的老同志成立了困难家庭帮困助学基金会。十多年来,基金会募集的帮困助学资金累计已达五万余元,按大、中、小学生每人每学期资助800元、500元、300元的标准进行帮困助学,直至大学毕业。
关爱后代共建和谐
——记杨浦区大桥街道离休干部 丁康
丁康于1988年离休,现担任大桥街道离休干部第二党支部书记、杨浦区“金色夕阳”老干部志愿者、杨浦区第九届党代会代表、社区老干部学习小组组长。
他积极支持并参加社区党总支组织开展的相关活动,他有丰富的党务工作经验,也有较强的参政议政能力,他离休不离责,有为社区居民服务的愿望和热情。他以读报、看新闻、听报告等方式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并作精心准备,把自己学习的体会分享给广大党员群众。每次开会,他能紧紧围绕共建和谐社区的主题,讲述他的独到见解,同时也带动社区其他离退休干部关心支持社区工作。在居委会换届选举时,丁康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和意见,推动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完成。他还热情为其他社区的居民、大学生、中学生们上党课,其演讲足迹到过杭州路居民区、杨家宅居民区等地方。
青松不老夕阳红
——记杨浦区江浦路街道离休干部 罗乾坤
罗乾坤是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工作的离休干部,现任江浦路街道离休干部第三党支部书记。
作为党支部书记,老罗认真听取市、区老干部工作系统组织的各类时事报告,加强学习各类相关资料。引导大家正确看待党内出现的不良风气,正确看待周围的人和事,鼓励大家离休不离党,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模范本色。
罗乾坤在思想上、生活上关心其他老同志,随时了解掌握本支部人员的思想动态,多年来始终保持着走访因病不能外出参加学习活动老同志的习惯。在与街道团支部结对活动中,教育帮助引导团员青年,他对党的事业忠诚,对学习的认真态度,为人做事的严谨作风,深受团员青年的称赞。
罗乾坤还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经常主动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地居委会组织的各项活动。每当国家出现各类严重自然灾难后,他总是在第一时间,带头参与社会的爱心募捐活动,带动支部其他成员一起为社会慈善事业作贡献。
先锋作表率党旗添光彩
——记杨浦区延吉新村街道离休干部 郭诚
今年91岁高龄的离休干部郭诚,是延吉新村街道第三离休干部党支部顾问,延吉二、三村联谊分会长,延吉二、三村“楼组关工”小组组长。他离休后始终保持共产党员本色,积极参加支部活动、社区建设。
作为街道离休干部第三党支部的顾问,他积极支持支部工作,每次组织生活前,和支委一起制定学习内容、讨论方案,在学习中积极发言,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讨论学习。他主动关心支部同志和小区的离休干部,如有人生病住院,他不顾年事已高,总和居委会干部一起去探望。
郭诚还是延吉二三村联谊分会长,12年前在社区创办“报友沙龙”,筹建老干部活动室。多年来,他组织小区离休干部、老党员、老教师每月开展读报评时活动。他多年如一日投身社区建设,受到居委会干部和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老骥伏枥自奋蹄余热生辉作奉献
——记杨浦区殷行街道离休干部 袁钟
袁钟是上海冶炼厂的一名离休干部,现任殷行街道离休干部第一党支部书记、殷行社区老干部学习沙龙组长、殷行社区“夕阳美”老干部讲师团团长。作为支部书记,袁钟把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作为支部建设的重要工作目标,把老同志的思想集中统一到党支部的“两项”建设上来。他强化学习制度,要求支委、骨干每月先行学习,对一些政策规定、理论导向、社会热点等疑惑问题做到先学习、先理解、先解决,做到统一思想、统一认识。
作为殷行社区老干部学习沙龙组长,多年来他坚持不懈,以身作则,示范引领。组织老干部看中央文件、领导讲话、时事政治、评论文章、先进模范事迹、观看红色经典影片等。带领沙龙成员走进学校与上海理工大学开展“中国梦,我的梦”主题演讲,并与学生们进行了互动交流;走进社区,与街道居民区党总支退休党员干部开展“贯彻群众路线,牢记党的宗旨”座谈交流活动。
岁月因奉献而灿烂
——记杨浦区委统战部退休干部 李自力
李自力现任中共上海市杨浦区委统战部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统战部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由统战部、台办、侨办、民族宗教办、侨联、社会主义学院的离退休党员干部组成,现有党员25人,是综合性党支部。
他注重学习,主动参加市委老干部局、区委老干部局举办的报告会、学习班、培训班、读书班,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在带头学好、学深、学透的基础上,还引导支部党员干部把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等作为首要任务。
李自力退休后还积极奉献,服务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建设。他受聘在区史志部门工作,主要负责编纂采集史料,完成了《百年工业看杨浦》、《百年市政看杨浦》等的编纂工作,完成了《杨浦年鉴》中市属医院和高等院校的材料编写工作等。
推动法治建设书写党员风采
——记杨浦区人民法院退休干部 董建春
董建春是杨浦区人民法院一名退休法官,2005年退休,2008年起在杨浦区平凉路街道担任社区法官。
董建春兢兢业业、全身心地投入到社区法律服务工作中。他自费1400元购买惠普打印、复印一体机,免费打印、复印材料;为不影响社区居民的正常工作,他常常利用双休日、晚上下班后为居民解答疑惑;为了准确地提供法律服务,他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新出台的法律、法规。
近年来,董建春经办了若干件继承案件,解决了被继承人死亡后家庭成员之间的房屋遗产继承、分家析产等纠纷。他还定期给社区居民宣讲法律。杨浦区进行旧区改造,家庭人员分家析产是其中的一个突出矛盾,董建春参与化解矛盾,他一边为征收公司的人员辅导婚姻家庭、继承方面的法律知识,一边白天黑夜地亲临现场,一户一户做工作,让他们尽快达成安置协议。
寻找被执行人是法院执行工作的一个难点,他经常放弃休息时间,前往居委会查实被执行人情况,还通过身边的社区居民寻找被执行人财产线索。他总是努力做到件件有着落,研究诉状、传票送达方法,向当事人说明庭审抗辩的重要性,尽力完成送达,维护审判秩序。
心系仲裁执着奉献
——记杨浦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退休干部宋泉海
宋泉海是杨浦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首任院长,退休后,他仍然坚守在仲裁员岗位上。
2013年,在宋泉海多方努力下,本区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上海杨浦区泉海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室”,作为全市首家专业处理劳动争议的民非组织,为维护地区劳动关系和谐稳定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工作室通过吸收资深兼职仲裁员、专业调解员和专职律师,组成了一支从事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的专业化队伍,并以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方式,实现了工作室的社会化运作。退休以来,他带头破解疑案、难案,化解疑难案件389件,处置10人以上重大群体性劳动矛盾十余起,为数千名劳动者追回了应得的劳动报酬,充分保护了当事人合法权益。
宋泉海熟知劳动人事法律政策,且掌控庭审能力极强,经他裁决的案件当事人都是心服口服,从未收到一起投诉。他始终带着薪火相传的使命感,培养和教育青年。在化解疑难案件的闲暇时间,他还经常开展仲裁业务“传帮带”,亲自带教年轻仲裁员。他开创了“教课案例”,在庭审现场以案说法,演示庭审技巧;不定期通过“个案分析”和“案件研讨”等方式,把法律条文转变成生动形象的案例,让年轻人喜闻乐见。
他经常深入一线,倾听企业职工和人事干部的心声,将劳动法律政策送到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最需要的地方。
共产党员永不退休
——记杨浦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退休干部袁恩廷
袁恩廷2003年从杨浦区卫生局局长岗位退休后,并没有空闲下来,而是选择了“发挥余热”,开始退休后的忙碌,他积极参加卫生事业的建设活动和各种社会公益性活动,以及卫计委机关离退休党支部工作,展现了一个老党员的精神风貌。
作为区卫计委机关离退休党支部书记,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他认真准备学习和讨论资料,联系本支部实际,对老同志进行党的宗旨、传统教育,积极引导老同志在现实环境中自觉转变传统观念,使本支部老干部党性意识和宗旨观念不断提高,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
他关心居民的身体健康,向他们宣传健康新理念。每次他总是精心准备,挑选一些和居民健康切身相关的内容作为宣讲材料,积极倡导绿色环保的健康生活方式。
心怀大爱照亮社区
——记杨浦区殷行街道退休干部 侯妙凤
侯妙凤退休前为殷行街道办事处副主任,2004年7月退休。退休以来,她积极发挥余热,先后担任殷行街道党员服务中心副主任、街道行风政风监督员等社会职务。她先后被评为全国红十字志愿者之星、市区优秀志愿者组织者、街道优秀共产党员。
侯妙凤努力推动党员服务中心的志愿者服务工作。为了扩大志愿者服务队伍,她依托区域性大党建的优势,积极调动社区资源,组织建立了党员志愿者服务总队,下设医疗服务、法律咨询、家电维修、文艺宣传、爱心超市衣被整理、财务管理等8个服务分队,有52名党员志愿者,开展拾遗补缺的服务项目,方便居民生活;以9个新村片党委为辐射点,相继创建了13个党员志愿者工作室,使居民不出小区就能享受到特色服务;创建了志愿者服务基地,将服务项目扩展到11个,志愿者岗位增加到123个,服务内容更为丰富和广泛。
忘我投身社区共建美好家园
——记杨浦区五角场街道社区退休干部 孟尔邦
孟尔邦是海军4306厂原副厂长,1998年退休,现居住在五角场街道。2012年8月五角场国顺居民区挂牌成立了“老干部之家”后,被广大退休干部一致推举为“老干部之家”组长和居民区退休干部学习小组组长。
作为学习小组组长,他根据离退休干部实际制定了学习制度和学习计划,结合国内外形势做到定期活动。坚持每月与离休干部开展联组学习;坚持每月出一份学习简报——《信息交流》;坚持学习党的最新理论,座谈交流当前社会热点;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经常邀请辖区内的高校、部队教授为老同志作报告等。
作为“老干部之家”组长,他结合各类契机,因势利导组织老干部开展各项活动,坚持以“相约二十五”、“快乐每一天”为平台,在居民区党总支的领导和支持下,参与组织开展书画、唱歌、跳舞、乒乓、垂钓、乐器、棋牌、园艺花卉等适合老同志的兴趣活动,极大丰富老同志的精神文化生活。
热心为居民排忧解难的编外居委干部
——记杨浦区五角场镇社区退休干部 陈庭昌
陈庭昌是中翔社区的退休党员志愿者、中翔党总支委员、五角场镇党代表。2009年3月,老陈从上海强生集团退休回到社区,他积极参与社区工作,以实际行动为小区创建宜居社区做出了多方面的奉献。如小区旁边开了十多年的南北和川味饭店,因严重的油烟扰民、噪声扰民和排污不当引起周边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引起居民的反感和愤怒。了解情况后,老陈及时配合居民区党组织、居委会做好这部分情绪激动居民的安抚工作,并与居民区书记一起上门,逐户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并多次到实地察看,向店方提出整改意见。2013年8月,在各方的努力配合和协调下,南北和川味饭店综合整改正式施工。
6年来,他全力配合居委会搞好社区工作,俨然成了居委会的第七人。如在业委会全体委员集体辞职的非常时期,全力配合居民区党组织做好维稳工作,为居民排忧解难;全力参与居民区开展的社区综合整治工作;积极带头宣传、参与打通生命通道、创建和谐社区消防通道畅通大整治活动……他热心助人的精神,得到了社区广大党员和居民的喜爱和认可。
架起连心桥凝聚正能量
——记杨浦区新江湾城街道社区退休干部汪景波
汪景波退休前在国家公安消防器材保密单位工作。2007年初,他报名并成为新江湾城街道党员服务中心的一名“党建工作志愿者”。
汪景波是一个有着2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退休后,学习却从不间断。他对中华民族和党的历史知识,包括上海、杨浦的发展史知之甚多,他常常把这些知识通过党员组织生活、与老年朋友和年轻人交谈传授给大家,使大家受益匪浅。
新江湾城社区党员服务中心有个“谈谈说说”服务项目,汪景波作为项目负责人,为活动的开展付出极大努力。项目开设以来,吸引了众多离退休干部、党员、群众参加,已成为大家了解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平台,学习、交流、沟通的平台,成为社情民意的“气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