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正是草莓采摘旺季,4月26日8点56分,敦化路靖宇东路路口一个临时草莓摊点设立了起来,不但影响行人,还影响路面正常交通。摊主甫一扯开嗓子叫卖,城管已赶到。9点零3分,该路口恢复常态。
短短几分钟,城市交通和路面环境就恢复常态,迅速的处置得益于街道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及时发现,及时派单,执法部门及时处置。
4月27日,记者来到延吉新村街道综合联动指挥室,发现在30多块屏幕前,公安、城管、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忙碌着,有的接听电话,有的紧盯监控屏幕,有的呼叫对讲机……发现、派单、协调、督办和核查,这一套“规定动作”完成后,城市运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逐一被解决。
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心负责辖区内网格化管理,对12345杨浦专线、市民咨询投诉、自行发现、突发应急事件及其他区域城市管理部门派遣的、与城市运行管理密切相关的事件、部件进行发现、派单、协调、督办和核查。
《延吉新村街道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近期出炉,城市网格化管理平台进一步升级。延吉新村街道党工委书记邱红告诉记者,街道相关工作人员先后赴闵行、徐汇区学习,参观学习了解先进街道网格中心的硬件、软件设施和人员配置情况,通过交流座谈进一步了解了他们的管理机制、工作特色及先进做法。
城市网格化的一大瓶颈问题是“手”“眼”不协调,即发现问题相对容易,而处置起来难,要“根除”就更难了。主要原因在于运转机制不够顺畅,街镇统筹协调难,缺乏任务派发权、资源调配权,且队伍整合不够。
街道网格是城市网格的重要基础,也是及时发现问题、有效处理问题的重要前沿,市委一号课题成果——《关于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的意见》明确赋予街道在城市综合管理中的协调指挥权、考核评价监督权、人事考核权和征得同意权,使街道(镇)的派单权和牵头处置权得到落实。
据社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兼网格中心主任王黔海介绍,为适应新形势,创新社会治理,《方案》将延吉街道划分为四个责任网格,将相应的所办院队、居委会、网格监督员下沉至对应网格。按照工作流程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通过电脑、传真、对讲机、微信平台等方式接单并派单至责任网格的相关人员,由其依法处置并反馈至网格中心,网格中心做好核查督办及电子台账。近两个星期试运转下来,城市管理发现问题能力、响应处置能力显著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效能明显提升,精细化管理初见雏形。接下来中心还将在细化后台分析工作上下功夫,通过科学分析、数据比对,为今后的城市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和参照。